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盐碱水资源丰富,通过渔业手段有效开发和利用盐碱水域资源,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保障水产品供给、实现盐碱环境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氯化钠盐度、碳酸氢钠碱度及盐碱交互作用的耐受能力,探究中华绒螯蟹对盐碱水域环境的生理耐受性.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24、48、...  相似文献   
42.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pH、总碱度、总硬度、含盐量呈抛物线关系。在pH7.75~8-75,总碱度3.5~6mmol/L,总硬度9.5~14.5mmol/L,含盐量2.3~3.7g/L时,浮游植物发生机会最多,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43.
甘肃省武威市邓马营湖盐碱区农田土壤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为筛选适宜改善该区农田土壤盐碱化的改良剂,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5 个处理,即无改良剂添加(CK),添加磷石膏(TP)、硫磺(TS)、盐地宝(TY)、腐殖酸有机肥(TF),探讨不同改良措施对邓马营湖盐碱区农田土壤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改良剂可降低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添加TP、TY 效果最为显著。0 ~ 40 cm 土层,较之CK,添加TP 和TY 可分别显著降低K+、Na+、Ca2+、Mg2+ 含量54.18% 和37.90%、41.74% 和53.66%、45.77% 和56.51%、46.97% 和39.32%,TY 处理可显著降低HCO3-、Cl-、SO42- 含量53.40%、21.13%、52.13%。(2)添加改良剂可降低土壤pH,添加TS、TY、TF 效果最为显著。0 ~ 40 cm 土层,施用TS、TY、TF 对土壤pH 的改良效果最有效,较之CK,土壤pH 可分别显著降低2.53%、2.71%、2.67%。(3)添加TY、TF 对土壤总碱度的改良效果最佳;TY、TF 对土壤全盐量的改良效果最优。上述4 种改良剂可降低土壤pH、总碱度、全盐量及水溶性离子含量,整体改良效果最好的处理为TY 和TF,TP 效果次之,TS 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水质参数变化对水体和养殖对象肌肉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57.9±0.87)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对象,在模拟实际工况的小型循环水系统中养殖60天,通过控制不同水质因子包括碱度、溶解氧和固体总悬浮颗粒物(TSS)水平的高低,观察其最后对水体和鱼体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碱度对水中Cu、Zn浓度及试验鱼肌肉中Zn含量有显著影响,溶解氧对水中Cu浓度及试验鱼肌肉中Cu、Zn含量有显著影响,而TSS水平高低对水体和鱼肌肉重金属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期间,试验鱼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仔鱼育苗成活率以及为半咸水人工驯养、增殖保护和苗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盐碱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叶尔羌高原鳅仔鱼在不同盐碱浓度梯度下及盐碱联合的毒性试验,以探明叶尔羌高原鳅在不同盐碱度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pH 6.5~7.5、温度(20±1)℃条件下,盐度对仔鱼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733 4‰、6.400 7‰、5.679 7‰和4.390 8‰,安全浓度(SC)为1.589 3‰;碱度的LC50分别为3.919 4g/L、2.741 7g/L、1.761 8g/L和1.028 1g/L,SC为0.575 4g/L;盐碱联合的LC50分别为3.897 5g/L、2.167 0g/L、1.522 7g/L和1.341 9g/L,SC为0.201 0g/L。48h碱度(Alk)LC50与盐度(S)的关系式为Alk=5.613-0.718 S,在48h内盐和碱的关系全部为协同作用,且其效应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46.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零换水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系统中, 使用生物填料进行微生物固定化, 并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 将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 T1处理组130 mg (CaCO3)/L; T2处理组100 mg (CaCO3)/L; T3处理组70 mg (CaCO3)/L; T4处理组不调节, 每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在养殖周期内定期检测各水层和各生物填料层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以及水质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 结果表明, T1T2处理组在各水层和填料层的细菌总数和氮循环细菌数量, 显著高于T3T4处理组(P0.05), 总氮浓度、无机氮浓度、对虾体质量增长速度、饵料转化率等参数亦显著优于T3T4处理组(P0.05)。将碱度提高到100 mg (CaCO3)/L以上, 可有效提高高密度养殖系统中固定化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7.
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及仔鱼对盐碱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Cl和NaHCO3分别处理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鱼胚发育的适宜盐度为0~9 g/L,孵化率均在90%以上,最高盐度不能超过10 g/L;鱼胚发育的适宜碱度为3.42~37.81 mmol/L,孵化率均在90%以上,最高碱度不能高于57.31 mmol/L。仔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NaCl分别为11.32,11.91,9.16 g/L,NaHCO3分别为54.30,23.63,19.86 mmol/L。  相似文献   
48.
试验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在55℃±0.5℃条件下模拟高温厌氧反应器实际工程运行条件,研究分析高温厌氧消化失衡、平衡以及高负荷阶段的产气、碱度、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浓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碱度为7000 mg·L-1以下时,主要表现为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造成的失衡;在碱度达到10500 mg·L-1以后,主要表现为铵盐积累造成的失衡。另外,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当总碱度在7000~10500 mg·L-1,酸碱比控制在0~0.3,总氨氮(TAN)浓度在3500 mg·L-1以下时,消化系统最稳定,系统容积产气率最高可以达到5.63 m^3·m-3d-1。  相似文献   
49.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中的碱度水平能通过改变水体中某些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养殖对象,也会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的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和氨氮异养同化过程的效率进而对养殖对象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水产养殖水体中碱度的标准,根据水体中微生物学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碱度的影响及碱度与pH、CO_2、硬度等水质指标的紧密联系,对循环利用的养殖水体中碱度的变化规律和调控策略进行总结。养殖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会明显降低,通过补充碱度或者替换新水的方式提高养殖水体中碱度到一定的水平,以满足自养硝化和氨氮的同化过程所消耗的碱度从而实现养殖水体的原位净化。关于养殖用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机制和规律需开展大量基础的研究,为实现循环利用水体碱度控制和维持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系统pH的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盐碱选育三、四和五代(F3、F4 和 F5)鱼苗的盐碱 耐受性进行评估,以期为盐碱选育尼罗罗非鱼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急性致死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尼 罗罗非鱼盐碱选育 F3、F4 和 F5 代对盐、碱(NaHCO3)以及混合盐碱的耐受指标。【结果】在急性致死条件下, F3、F4和 F5代鱼苗 96 h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22.473、24.468、23.833 g/L。96 h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256、8.443、 8.453 g/L。混合盐碱试验中,盐度为 10 g/L时,无死亡情况出现;盐度为 15 g/L时,96 h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4.612、 4.538、4.883 g/L;盐度为 20 g/L 时,96 h 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861、1.875、1.782 g/L。各急性试验下,F4 和 F5 的半致死浓度值差异均不显著;急性盐度试验,F4 和 F5 盐度半致死浓度显著高于 F3;急性碱度试验和盐碱混 合试验,F4 和 F5 半致死浓度与 F3 差异不显著。【结论】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 F5 代鱼苗盐碱耐受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