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91.
据《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对柑桔树氮吸收率的影响。柑桔园氮吸收率(NUE)通常为40%~60%,过量使用硝酸后根际氮会流失。DMPP可抑制土壤中的硝化过程从而减少氮流失。研究人员比较了DMPP+硫酸铵(AS+DMPP)和硝酸钙钾+硫酸铵(CPN+AS)对成年柑桔树的影响。用15N标记以追踪土壤、植株和排水系统中的N。  相似文献   
292.
陕西几种土壤中硫酸铵的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硫胺在陕西省4种土壤中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它们的硝化作用有明显差异,硝化作用的强弱为黄绵土〉黑垆土〉黑油土〉红油土,土壤水分含量对硝化作用有明显影响,60%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硝化作用进行的适宜水分,温度对硝化作用有显著影响,30℃为土壤硝化作用的适宜温度,不同氮肥品种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受制于阴离子的种类C1对硝化作用有抑制作用,施入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为麦  相似文献   
293.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控释硫铵肥料对土壤团聚体碳、氮贡献率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于2020年开始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常规尿素(AU),普通硫酸铵(AS),缓/控释硫酸铵Ⅰ型(ASN、硫酸铵+硝化抑制剂),缓/控释硫酸铵Ⅱ型(ASG、油脂包膜硫酸铵),缓/控释硫酸铵Ⅲ型(ASD、油脂-腐植酸包膜硫酸铵)。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级,分析土壤粒径组成、稳定性状况、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有机碳、全氮含量,并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1)ASG处理>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比AU处理提高68.00%,且>0.250 mm粒径团聚体ASG处理占比最高,AU处理占比最低;2)ASG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R0.25)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AU、AS处理,ASG处理的MWD、GMD和R0.25分别升高36.18%、7.62%,70.35%、26.54%和50.74%、13.37%;3)ASG、ASD处理<0.053 m...  相似文献   
294.
研究沉淀抗菌蛋白的最佳硫酸铵饱和度(w)、测定活性蛋白的拮抗效果、温度和pH对抗菌活性的影响;用10、30、50ku的超滤管研究活性蛋白的分子质量范围;盐酸沉淀后甲醇抽提得到脂肽类物质,进行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w=8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得到的抗菌蛋白活性最强;该活性蛋白耐高温;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活性相对稳定,强碱性下活性略有下降;活性物质中高分子质量的蛋白占绝大多数;提取的脂肽类物质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95.
为探究不同土壤类型下适合小麦生长的氮肥种类,以‘豫教5号’为供试材料,于2017—2018年在河南省临颍县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潮土(SC)、黄褐土(SH)、砂姜黑土(SS)三种土壤类型;尿素(UR)、硝酸铵(AN)、硫酸铵(AS)、硝酸钙(CN)、氯化铵(AC)5种氮肥类型,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氮肥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豫教5号’对氮肥类型的响应与土壤类型有关,应根据土壤类型选择不同的氮源肥料。在潮土条件下,硫酸铵和氯化铵处理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累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黄褐土条件下,硝酸钙处理表现较好;砂姜黑土条件下,硝酸钙和硫酸铵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较高。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土壤类型下适合小麦生长的氮肥形态,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及小麦的高产栽培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6.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测定一直是重要的检测指标,硫酸铵回收率的测定是饲料粗蛋白含量测定过程中检测蒸馏和滴定系统是否达到要求的重要质控指标。本文通过两名检测人员对硫酸铵回收率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在规范操作的条件下,硫酸铵是否干燥、过量加碱和过量的吸收液、蒸馏时间过长、不同的取样方式均等均不会对硫酸铵回收率产生较大的差异性,通过测定分析确保本所粗蛋白含量的准确度,为饲料中粗蛋白硫酸铵回收率的测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7.
采用室内静态和动态土壤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硫酸铵对新、老茶园土壤pH值、氮素转化和8种交换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pH值均随硫酸铵浓度增加而缓慢降低,且新茶园土壤pH值均高于老茶园土壤;新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硫酸铵浓度增大而缓慢下降,而老茶园土壤受其影响较小。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经硫酸铵处理后,两种土壤pH值先下降至最小值后缓慢上升;新茶园土壤pH值与交换性铝含量呈负相关,而老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两种土壤中交换性Cu、Se、Ca、Mg、Pb含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降低后逐渐上升,且与pH值呈正相关;Mn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新茶园土壤Fe含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变化不明显,而老茶园土壤中Fe含量先缓慢降低再升高。短期和长期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新、老茶园土壤铵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短期)或者先上升后下降(长期);新、老茶园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短期和长期变化趋势与铵态氮相反。施用硫酸铵处理不同耕作时间茶园土壤pH值、氮素转化、金属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新茶园土壤pH值和交换性铝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老茶园土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新、老茶园土壤Fe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