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6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780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1050篇
基础科学   109篇
  881篇
综合类   7987篇
农作物   614篇
水产渔业   857篇
畜牧兽医   12021篇
园艺   825篇
植物保护   1370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868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359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929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1730篇
  2009年   1703篇
  2008年   1643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928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形态硫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诸多硫组分中 ,以全硫为主 ,其次是未知态硫和全硫的共同作用 ,再次是碳键硫和全硫的共同作用 ,脂键硫排在第九位。有机硫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以籼稻、粳稻两种类型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gNO3在水稻农杆菌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农杆菌转化前添加AgNO3可以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适浓度为8~10mg/L,但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转化后添加低浓度的AgNO3可以减轻愈伤组织的褐化,提高抗性愈伤率和绿苗分化率,最适浓度为2-8mg/L。同时发现,无论是转化前还是转化后,添加高浓度的AgNO3对水稻愈伤组织的分化均具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991年7—8月,卓尼县发生一起较大面积的流行性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格赫)。经多方面的协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扑灭了疫情。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7月20日卓尼县刀告、大族、木耳、纳浪、卡车5乡4—10岁健壮适龄雌牦牛和公牦牛发病。8月5日,疫情蔓延至柏林、尼巴、康多、恰盖、藏巴哇、扎古碌等11个乡、50个疫点,发病牛724头,疫区牛存栏93713头,发病率为0.8%,死亡270头,死亡率0.3%,致死率37.3%。二、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部分病牛四肢强直,跛行,被毛稀疏处可见皮肤发红。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呼  相似文献   
106.
107.
前言在正常的情况下,巴氏杆菌常为各种畜禽上呼吸道的寄生菌,往往因畜禽营养不良,感染其他疾病,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这种细菌的毒力便会增强,而引起疾病的流行。农村猪禽往往同圈饲养,接触频繁,为了探明猪上呼吸道所带正常巴氏杆菌菌群对鸡的影响,我们利用从健康屠宰猪肺门淋巴结中分离到的一株巴氏杆菌天然弱毒株,对鸡进行安全性和免疫性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喹乙醇属于喹恶啉—1,4—二氮氧化物类的化合物,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敏感,据报道还是治疗猪禽巴氏杆菌病的理想药物;但喹乙醇在对家兔方面的实验和疗效报道较少。在兽医  相似文献   
109.
布病SAT反应的诊断与猪血清抗体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诊断是揭发畜禽部分疫病和了解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检查猪布病的主要方法,且多以试管凝集反应(SAT)为主.它是一种定性定量试验,对布病感染初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出率也高,而感染的后期,随病性变化,其体内抗体类型也发生变化,使SAT特异性降低,为此对一定量的猪血清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调查方法、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兔多杀巴氏杆菌病的ELISA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间接ELISA检查104例多杀巴氏杆菌(Pm)工感染兔的血清,100/104为阳性反应,检出率96.2%。分别对30例波氏支气管败血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人工感染兔及50例健康兔的血清进行检查,均呈阴性反应。试验证明本方法具有特异性。用A型荚膜Pm抗原分别对A型或Pm人工感染的61只、43只兔进行ELISA,未见型特异性。Pm人工感染兔在接种后15-20天血清抗体阳转,抗体存留期在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