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19篇
  342篇
综合类   781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生育期连续调亏灌溉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花生生育期复水对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补偿效应,于2018—2019年在辽西北阿尔乡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花生的花针期(H,主区)、结荚期(J,副区)设置重度(H1、J1)、适度(H2、J2)和无亏(H3、J3)3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对应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含水率下限为55%、65%、70%田间持水率(FC),对比分析了花生叶片光合特性、根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单生育期重度水分胁迫处理(H1、J1)复水后叶片光合特性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抑制了花生根冠干物质的积累;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产生的光合超补偿效应,使花生在生育末期根冠干物质积累高于无亏处理;而连续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叶片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根冠干物质,形成有利的根冠比。在2018—2019年的所有处理中,与H3J3处理相比,H2J2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2.44%、11.98%(p<0.05),分别节水9.32%(p>0.05)和14.23%(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2.32%、27.78%(p<0.05)。在辽西北地区,于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施加适度水分胁迫是兼顾节水、增产的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72.
淏锐 《草原》2014,(1):93-93
正~~  相似文献   
73.
目前,很多同志利用棉、菜饼喂鱼,由于棉、菜饼内含毒素,鱼吃后死亡率较高,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不同用量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大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钙(生石膏)为试验材料,以大蒜生长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石灰性土壤中设置75、150、225、300kg/hm2不同硫酸钙施肥量处理,以不施钙肥为对照(CK),测定大蒜各生育时期到达的时间、蒜头产量、单个蒜头重量,以研究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中大蒜的生长发育、抗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钙肥处理可使大蒜的幼苗期、花磷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肥大期提前0~2d、成熟期延迟0~3d,增施钙肥量可使大蒜的抗病虫害性能呈现感染→较轻→较抗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增加,单蒜头重量增加,进而使产量增加;4种施肥处理单蒜头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4%、13.29%、18.91%、25.30%,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3%、13.27%、18.90%、25.29%,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钙肥对大蒜生育时期有一定影响,对提高大蒜的抗病虫性能及增加单蒜头重量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5.
在氮、磷、钾肥用量处于最佳施肥量,土壤有效锌含量1.0-1.5 mg/kg试验条件下,水稻增施锌肥后,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产量明显提高,以施硫酸锌22.5 kg/hm^2的处理最高,平均比不施锌处理增产12.7%。不同类型土壤表现一致,但潮土施锌增产幅度明显高于水稻土,且以成穗数增加为主,水稻土处理每穗粒数明显高于潮土处理。通过回归分析,水稻适宜施锌量为21.5-23.0 kg/hm^2,产量可达9 300-9 800 kg/hm^2。水稻土壤有效锌临界值指标1.48 mg/kg。  相似文献   
76.
红壤地区施入的磷肥很容易被吸附固定而留存于土壤中,降低磷肥利用效率,留存于土壤中的磷对土壤生态功能和作物养分供应的后续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旱地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探讨常规施肥处理(CK)以及短期施入不同磷肥量(P2O5,0、50、100、150和1 000 kg·hm-2)多年后土壤养分、土壤氮循环过程和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磷肥处理下,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转化过程的潜在速率以及产量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磷的后期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投入高剂量磷肥(1 000 kg·hm-2, P1000)27年后,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氮循环相关过程速率,包括氮矿化速率(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 Nmin)、固氮酶活性(Soil nitrogenase activity, SNA)、潜在硝化速率(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 PNR)(P < 0.05),同时降低了净N2O排放潜能(Net N2O production rate, NN2O)(P < 0.05)。与不施磷(P0)和短期投入低剂量磷肥处理(50,100,150 kg·hm-2)相比,P1000处理中,土壤有效磷(AP)、氮矿化速率、固氮酶活性、潜在硝化速率和潜在N2O产生速率(PN2O)分别增加了33.3%~76.4%、88.2%~388.1%、111.4%~4 826.3%、22.6%~152.4%和13.8%~78.9%(P < 0.05),同时净N2O排放潜能也降低了64.6%~78.9%(P < 0.05),表现出明显的磷后效,且在作物生长季更为明显。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AP和pH是影响以上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最主要的因子。近三年作物平均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无显著差异,但与土壤TP、AP和pH呈显著正相关;但在长期尺度上(1992—2019年),P1000处理相对于其他低磷处理累积增产效应达3%~23%。以上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短期大量施用磷肥多年后,由于大量磷肥投入导致的土壤pH提升和磷的缓释效应,使得磷肥在促进土壤肥力、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氮循环转化活性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后期效应。  相似文献   
77.
通过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硫酸铵与不同用量及改性腐植酸(HA)配施对氨挥发及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腐植酸用量处理,分别为CKⅠ、ASNⅠ(硫酸铵Ⅰ)、ASNⅠ+5% HA、ASNⅠ+10% HA、ASNⅠ+15% HA、ASNⅠ+20% HA(5%、10%、15%、20%为腐植酸占硫酸铵施用量的百分比)和6个改性腐植酸处理,分别为CKⅡ、ASNⅡ(硫酸铵Ⅱ)、ASNⅡ+W0、ASNⅡ+W400、ASNⅡ+W600、ASNⅡ+OHA(W0、W400、W600分别为含水量0%、400%、600%的改性腐植酸,OHA为干燥+过氧化氢氧化处理的改性腐植酸)。结果表明: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Ⅰ)相比,ASNⅠ+10% HA~ ASNⅠ+20% HA处理可以抑制氨挥发,其中ASNⅠ+20% HA处理抑制效果最佳,日平均氨挥发速率降幅为5.07%。腐植酸经不同改性处理后,按硫酸铵用量的20%与硫酸铵配施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Ⅱ)相比,ASNⅡ+W400与ASNⅡ+W600处理加剧了土壤氨挥发,土壤氨挥发总量分别增加了50.69%和57.64%;ASNⅡ+OHA处理则明显抑制了土壤氨挥发,氨挥发总量降低了7.84%、日平均氨挥发速率降低了7.66%。分析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相关性,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辅以20%用量且经干燥+过氧化氢氧化改性的腐植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石灰性褐土中氨挥发损失,提高硫酸铵氮素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硫酸铵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8.
石灰、奥力硅、硅锌肥和多肽复合矿质肥料在水稻上施用的示范验收表明,奥力硅、石灰和硅锌肥在水稻上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极显著,增幅在10%左右,每亩净增收分别为:122.2元、46.1元、110.1元。石灰还有中和土壤酸性之功效,年亩施用石灰100 kg可提高土壤pH值0.34个单位,提高幅度为6.17%;其他材料虽呈碱性,但因用量少,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明显,有待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79.
石灰和有机质对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改良剂(鸡粪、泥炭和石灰)对我国不同性质土壤(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改良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0~60 d内对四种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均较为显著。鸡粪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7.0%、52.7%、29.3%和49.6%,显示鸡粪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云南赤红壤吉林黑土;泥炭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3.1%、51.7%、30.5%和51.2%,显示泥炭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吉林黑土≈云南赤红壤;石灰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60.7%、55.5%、40.7%、41.7%,显示石灰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内蒙栗钙土。综上可知,在对镉污染的酸性土壤改良上,石灰好于有机质,而对镉污染的中性和碱性土壤改良上,有机质则好于石灰。  相似文献   
80.
石灰性土壤水稻喷施锰镁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每公倾增产稻谷803kg,增产8.0%。叶面喷施锰镁肥能增加水稻成穗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土壤有效态锰、镁含量较低的情况下,1%MnSO4喷施效果优于0.4%MnSO4喷施效果优于2%MgS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