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75篇
综合类   70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43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鲵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灭活苗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病为人工饲养的大鲵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能引起多种动物的疾病,该病原菌涉及面广,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给人类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2.
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AHYT—1和AHl05012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菌体单抗,筛选出11个能稳定分泌抗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对这些单抗进行了特性分析。经单抗类型测定,这些单抗分属IgM、IgG2a2个亚类,且均具有ELISA反应特性,腹水抗体效价在1:10^4—1:10^6,其中单抗4G4、2H4、GH9具有免疫荧光特性。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4G4、2H4、FA4、GH9、CF2为嗜水气单胞菌血清型特异性单抗,4G4、2H4识别同一种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而FA4、GH9、CF2却识别另外一种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并且与其他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以及鳗弧菌、爱德华氏菌、克鲁氏耶尔森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均不反应。Western-blot结果表明,单抗4G4、2H4、FA4所针对的抗原是菌体脂多糖(LPS),且它们所识别的LPS抗原表位不同。菌体单抗研究结果表明,4G4、2H4和GH93株单抗可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断和血清分型。本研究目的旨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方法和血清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53.
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灭活菌苗为免疫原,以平均体重为86 20g人工饲养的健康南方(Silu rusmeridionalis)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浓度为1 0×108/mL)免疫,剂量为0 2mL/尾,并分别在免疫后的第1、2、4、7、14、21、28天对实验鱼尾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KC)可以增加南方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并引起不同种类白细胞组成比例的变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免疫后第1、2、4、7、14、21、28天,南方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吞噬细胞活性大为提高,吞噬百分比较对照组平均升高了17 66%,吞噬指数比对照组平均升高了1 16,在免疫后第4天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吞噬百分比为48 40%,吞噬指数为4 82;免疫后第21天,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使用疫苗后,鱼类非特异细胞免疫在初期(尤其是在第2~7天)明显增强,这是鱼用疫苗在免疫早期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ompA和flaA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并分别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鲤生长及免疫效果的影响,实验将目的基因克隆至乳酸菌穿梭表达质粒pPG612中,并电转至干酪乳杆菌中,经诱导后包被饲料对鲤进行饲养56 d,称重并采集血清及组织,分析生长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在56 d饲养免疫结束后结果显示,生长指标显示重组干酪乳杆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重组干酪乳杆菌对生长无影响;免疫效果分析显示,血清中IgM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血清中AKP、LZM、SOD、CAT、C3和C4也均显著升高。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免疫后肝脏、脾脏、头肾及肠组织中的细胞免疫因子基因IL-1β、IL-8、TNF-α、 NF-κB、 TLR5及MYD88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升;其中TLR5及MYD88表达量在Lc-mcs-flaA组高于Lc-mcs-ompA组。攻毒后Lc-mcs-ompA与Lc-mcs-flaA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9%与54%,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本实验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mcs-ompA与Lc-mcs-flaA免疫鲤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提高自身存活率,为预防鱼类嗜...  相似文献   
55.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56.
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及鉴定方法,阐述了嗜水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罗氏沼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海圣 《水利渔业》2003,23(3):58-59
从患病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性质测定,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虾,半致死剂量为3×105个/mL,证实温和气单胞菌为罗氏沼虾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病原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氟嗪酸、壮观霉素、复达欣、头孢呋肟、菌必治、先锋霉素Ⅵ、头孢噻吩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8.
应用17α-甲基睾丸酮促进虹鳟稚鱼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10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投喂虹鳟稚鱼,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该激素还对虹鳟稚鱼烂鳍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9.
牛蛙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贺路  艾晓辉 《淡水渔业》1995,25(3):16-18
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