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8篇
  38篇
综合类   862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38科147种,包括棉花、苜蓿、枣、葡萄、苹果、梨等多种重要作物和果树.近年来,绿盲蝽对葡萄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葡萄上的重要害虫.绿盲蝽成、若虫均刺吸葡萄嫩叶、嫩芽、幼果等幼嫩组织,吸取植株组织内的汁液,严重影响葡萄的营养生长,给果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2.
为探索不同监测工具对棉盲蝽的诱测效果,确定可应用生产的监测工具,2011—2013年在江苏南通沿海地区棉田进行了3种不同监测工具诱集棉盲蝽的试验。试验表明,频振12#灯对盲蝽诱测效果好,诱虫量大,峰期峰次明显,能较准确地反映当地棉田主要种群绿盲蝽成虫的发生规律,且省工节时,降低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为实现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自适应诊断,该研究提出了基于循环含量比-归一化谐波比例(Ratio of Cyclic Content-Normalized Proportion of Harmonics,RCC-NPH)融合指标改进的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Maximum second order cyclostationary blind deconvolution,CYCBD)方法。首先,构建了RCC-NPH融合指标,解决了CYCBD算法循环频率确定依赖先验知识及遍历所有故障频率空间耗时的问题。其次,根据RCC-NPH融合指标图估计CYCBD的循环频率集,实现了CYCBD参数的自适应选择。再次,采用自适应参数CYCBD方法对输入信号进行解卷积运算,提取了不同循环频率对应的故障信号。最后,对提取的故障信号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分析,完成故障的辨识。利用该方法分别对仿真信号和轴承复合故障信号进行试验,均能有效检测信号中包含的故障成分,实现了复合故障的自适应诊断。与其他指标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噪声和谐波的干扰,适用于复合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4.
牧草盲蝽个体发育进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牧草盲蝽在室内个体发育进程的初步研究,了解到牧草盲蝽在25℃常温条件下的卵期、若虫共有几个龄期,及每个龄期的时间、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和不同温度下卵的孵化情况等。  相似文献   
95.
薇甘菊颈盲蝽大量取食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是防控薇甘菊的重要天敌昆虫。为了研究薇甘菊颈盲蝽的化学信息物质,对薇甘菊颈盲蝽不同部位用正己烷浸提,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头、胸腹、后肠部位的化学成分;使用Y型嗅觉仪分别验证了雌成虫、雄成虫对6种化合物的行为反应,并结合野外诱捕试验验证了6种化合物对薇甘菊颈盲蝽的引诱效果。从薇甘菊颈盲蝽虫体各部位共检测出36种化合物,嗅觉行为测试结果显示,十六烷酸和豆甾醇在浓度为10-5g/m L时对雄成虫有最佳的引诱作用,正趋向率分别为(78.00±8.37)%和(65.00±5.70)%。野外诱捕试验进一步证明,十六烷酸在浓度为10-5g/m L时对薇甘菊颈盲蝽雄成虫有最佳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96.
林间调查发现,高山榕盲蝽若虫及成虫以刺吸式口器群集于叶片取食,叶片被害处形成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受害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形成花斑,甚至全叶失绿变白。珠三角地区高山榕盲蝽发生普遍,该虫对高山榕株危害率达100%,叶片危害率高达80%以上。高山榕盲蝽自然种群性别比例为1∶0.33(237∶78)。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解剖榕盲蝽雌雄成虫发现:雌虫腹部较粗壮,腹部末端椭圆形,有少量刚毛分布。腹部末端有一细长"羊角状"黑褐色斑纹。雄虫腹部狭长,末端呈锤状。雄成虫腹部末端两侧对称黑斑间有一大一小倒三角形浅褐色斑。雄虫阳基侧突尖锥状。  相似文献   
97.
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螺虫乙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LC50值,药剂处理24 h后,分别为8.19、10.39、19.96、25.30、25.77、28.17 mg/L;药剂处理48 h后,分别为3.64、5.86、10.39、17.57、15.93、12.21 mg/L。可见,阿维菌素对绿盲蝽毒力最高,氟氯氰菊酯次之,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98.
在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中,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棉花盲椿象进行田间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和黄板均能诱测到棉花盲椿象的成虫,但棉花盲椿象对性诱剂的趋性最强,黄板对棉花盲椿象的诱性不稳定,尉犁县棉花盲椿象发生危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9.
棉花苗期病害最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枯萎、黄萎病;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棉蚜、红蜘蛛、棉盲蝽。棉花苗期病虫害是造成棉花死苗和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也影响到棉花的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因此必须要搞好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一、棉花苗病识别方法与防治措施1、立枯病也叫黑根或者烂根。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出现淡黄色后变黑褐色缢缩环抱全茎,严重时致枯死。  相似文献   
1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