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68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24篇
  34篇
综合类   70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62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牧草物候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本研究在甘肃省甘南牧区选取平均体重为(234.9±10.5) kg的10头带犊甘南牦牛作为研究对象(自然放牧),分别于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采集试验牦牛采食牧草、乳和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以期探明牧草物候期对牦牛瘤胃液和牧草中脂肪酸组成与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P<0.05),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瘤胃总挥发酸(TVFA)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2.
In order to study and analyze L1 gene of bovine papillomavirus(BPV)in Guizhou province,the L1 gene of BPV-GZ01 strain was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 using bioinformatic softwares and methods,an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tertiary structure,B-cell preponderant epitope,conserved domains analysis, 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signal peptide of L1 gene were predi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L1 gene was 1 494 bp,encoding 497 amino acids.The L1 gene of BPV-GZ01 strain shared an amino acid identities of 98.6%,99.4%,98.4%,94.4% and 91.3%,and a nucleotide identities of 99.1%,99.8%,99.4%,87.6% and 82.8% with those of BPV2,BPV2-SW01,BPV2-AKS01,BPV13 and BPV1 strain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PV-GZ01 and BPV2-SW01 strains.The prediction of secondary structure of L1 protein indicated that the random coil,extended strand and alphahelix took a higher percentage.The L1 protein was supposed contain 6 potential antigen epitopes.And no transmembrane domains and no signal peptide were found.The tertiary structure of L1 protein was curved spiral structure.These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munologic diagnosis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nucleic acid vaccine of BPV.  相似文献   
43.
漯单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半紧凑型中穗、高产、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是针对豫玉31号对瘤黑粉病、青枯病的抗性明显下降进行改良而成。该品种不但继承了豫玉31号原有的优势,同时还弥补了豫玉31号的一些不足,在试验中比对照浚单18增产4.8%,比豫玉31号增产11.6%。目前漯单8号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7015。  相似文献   
44.
一、异色瓢虫1.捕食对象梨二叉蚜、梨粉蚜、梨圆尾蚜、苹果黄蚜、苹果瘤蚜、桃蚜、桃粉蚜、桃瘤蚜以及麦蚜、菜蚜、棉蚜、豆蚜、玉米蚜、高梁蚜、栗角斑蚜等。也能捕食松干蚧幼虫及卵、棉铃虫卵等其他害虫。2.生活习性以成虫在石缝、落叶、草堆、房屋内等处越冬。1年发生4 ̄6代  相似文献   
45.
牛瘤胃积食也称急性瘤胃扩张,是由于瘤胃内积滞过多的粗饲料,引起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瘤胃正常的消化和运动机能紊乱的疾病。触诊坚硬,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 1 发病情况2010年10月8日,我镇五凤楼村李某饲养的1头4岁黄牛发病。该牛在干活的间歇喂了些玉米,没有饮水,收工后不见采食草料,也不反刍,表现极度不安,总回头。经过4天的积极治疗,病牛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46.
<正>瘤胃酸中毒,又称乳酸中毒。是因采食了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而引起以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瘤胃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瘤胃生物学消化功能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  相似文献   
47.
为了给大面积推广种植茎瘤芥(榨菜)杂交新品种涪杂7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2009年和2010年重庆市茎瘤芥(榨菜)新品种区试资料,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均值—变异系数法"和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对涪杂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涪杂7号属丰产、稳产型茎瘤芥(榨菜)杂交种,适宜于重庆市海拔600~800m作早熟鲜食栽培和加工原料栽培。  相似文献   
48.
2005~2011年,笔者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荷斯坦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613头奶牛进行了调查,共确诊皱胃移位病牛629头,平均发病率4.99%。其中,581头表现为左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92.4%,47头表现为右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7.6%。通过调查,了解了皱胃移位在石河子地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调查时间和范围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对在石河子地区的121团、133团、134团、141团、142团、143团、144团、石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选择9只年龄3.2±0.2岁、体重50.4±2.6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动物分为3组,一次饲喂给以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秸为主的1、2、3号试验日粮,每天8:00和16:00饲喂,全天自由饮水。试验预试期15d,试验期15d,连续7d采集瘤胃内容物和瘤胃气体,研究瘤胃发酵气体组成和瘤胃内各种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范围在11.63~12.57mol/g.min,纤维二糖酶活性范围在1.97~2.39mol/g.min,木糖酶活性范围在22.75~24.84mol/g.min,总脱氢酶活性范围在4.72~5.31u/ml。其中试验1组的以上四种酶活性均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瘤胃发酵的气体组成中,CH4的比例为16.70%~18.29%,CO2比例为5.67%~14.75%,O2比例为2.13%~4.17%,N2比例为61.95%~75.48%。其中试验1组CH4和CO2比例均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氮气比例极显著(P<0.01)低于试验2组和3组。因此,饲喂玉米秸秆的瘤胃内纤维素降解酶活性高,甲烷和二氧化碳产量大,有机物质消化降解较好。  相似文献   
50.
牛前胃疾病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由于多见于农忙季节和母畜分娩后,给畜牧业发展和农牧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68头,治愈66头,死亡2头,治愈率97%(其中前胃弛缓29头,治愈29头;瘤胃积食22头,治愈22头;瘤胃臌气12头,治愈12头;瘤胃酸中毒5头,治愈3头,死亡2头)。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