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786篇
基础科学   852篇
  188篇
综合类   4269篇
农作物   426篇
水产渔业   126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1097篇
植物保护   93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吡虫啉是一种对蚜虫特效的低等毒性化学农药,其剂型多为可湿性粉剂,且在海南已应用数年。为了解5吡虫啉%乳油对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于2005年10月在海南进行该产品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旋耕机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整等特点.一次作业能达到犁耙几次的效果。但使用旋耕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3.
银杏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冬梅  罗丽华 《经济林研究》2004,22(4):10-11,18
采用波钦诺克XH法研究了田间和室内栽培的银杏幼苗叶片转化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银杏幼苗叶片转化酶在pH值5.0、温度55℃时活性最强;该酶的米氏常数为3.7×10-2mol·L-1;室内盆栽的银杏幼苗叶片转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田间栽培的同龄银杏幼苗叶片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
3%克菌康防治枣黑腐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黑腐病是河南省内黄枣区扁核酸枣果实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生产上多使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为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病原菌产生抗性、果品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笔者自2002~2003年选用新型生物制剂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对枣黑腐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效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李建辉 《新农药》2005,(4):26-26
北京市京郊农民今后在田间施药有“准”了,配药可以不再随意了,从而减少农产品药物残留。在北京近日举办的市精准施药暨常温烟雾施药技术培训会上,市植保站在京郊全面推广精准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56.
发动机动力好、油耗低、功率大、振动小、输出扭距大.满足了田间作业的动力需求,使用可靠。  相似文献   
57.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在南方多雨地区以及大棚栽培条件下,发生尤为严重,引起葡萄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甚至颗粒无收.其病原菌常出现抗药菌系,对多菌灵、托布津等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故生产上急需高效新农药防治此病.近两年有较多试验表明,施佳乐和扑海因对番茄、茄子等作物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佳.为明确这两种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2004年受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拜耳作物科学部委托,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58.
50%翠贝干悬浮剂防治葡萄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市酿酒葡萄的生产.主要在果实膨大后期发生,造成大量烂果,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有效药剂,2004年引进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50%翠贝干悬浮剂,对葡萄炭疽病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9.
《中国果业信息》2005,22(3):52-52
据2005年第4期《中国农业科学》报道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和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中心的科技人员,针对草莓再植病害3种主要病原菌。筛选了125种药用植物腐解物提取液抑菌活性.丁香、川芎、百部、五倍子和苦参等5种药用植物材料分别对这3种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这5种药材及其组合的盆栽、日光温室小区试验.草莓生长发育状况得到改善,产量提高,病情指数和死苗率降低.展现出药用植物材料控制草莓再植病害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0.
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diplodiella(speg)Sacc]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防治不当,导致该病发生严重,产量损失达30%以上,有的高达50%。200l~2002年,笔者利用世高、科博等药剂,进行了葡萄白腐病防治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l试材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设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醚唑,瑞士产)1000、1500、2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加波尔多液,法国产)400、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日本产)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天津产)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美国产)600倍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