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99篇
基础科学   36篇
  55篇
综合类   1871篇
农作物   18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试种美国甜玉米初步表明,品种不同,其适应性也有所差异,部分品种表现出极好的经济性状和植株性状。其中Tracer,Eliminator,T3x,Bold(GH9073R),VNE282五品种表现高产,其单穗鲜重310.3—344.7g,株高179.0—197.9cm,穗位高45.5—57.5cm,穗长20.3—22.3cm,穗直径4.9—5.1cm,风味口感很好。  相似文献   
92.
兆珍2号是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春利用自选自交系ST1151为母本,自选自交系HJZ33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该杂交种具有高产、抗性强、品质优、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性.于2012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3.
 ‘粤甜20号’是以自交系‘XWY’为母本、‘TT5-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新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6 255.5 ~ 16 377 kg · hm-2,穗长18.3 ~ 21.6 cm,单苞鲜质量356.5 g,穗粗5.0 cm,籽粒可溶性糖含量30.54% ~ 31.81%,籽粒果皮厚度64.42 ~ 69.31 µm,适口性好,外观商品性佳,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4.
北方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因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甜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籽粒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含量都高于普通玉米品种,是一种营养丰富、果菜兼用的新兴食品.同时甜玉米也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用玉米,近年来对甜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甜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要求高,高产栽培技术复杂,限制了甜玉米的推广应用.并且从近几年生产调查中发现,甜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只注意到甜玉米的营养品质指标及产量,而忽视了由于土壤、大气、水分的污染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甜玉米产品品质降低,严重影响到甜玉米的市场前景的问题.因此研究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已成为甜玉米生产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5.
浙江省鲜食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鲜食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特组织本试验。  相似文献   
96.
<正>鲜食甜玉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我县近几年甜玉米发展态势良好,面积增长较快。为加快甜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掌握品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我国甜玉米的开发利用有了一定进展,主要产品有鲜穗甜玉米、速冻甜玉米穗、甜玉米罐头,具有蔬菜、水  相似文献   
98.
99.
华甜玉3号具有高产、优质、保鲜期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栽培时应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抓好肥料使用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0.
南京八卦洲素有“中国芦蒿第一乡”之称。芦蒿栽培面积逐年攀升,但因栽培模式单一、用工量大和集中上市量大等原因,种植芦蒿的亩效益波动较大,而超甜玉米以其籽粒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加上栽培相对简便,市场潜力较大,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二茬超甜玉米、一茬伏秋芦蒿的高效栽培模式,现将其栽培要点和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