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5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甜槠群落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甜槠天然群落中主要种群甜槠和赤捕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会使甜槠种群的聚集性加强,而赤捕种群的聚集性降低,干扰强度对甜槠聚集性的影响随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对赤楠聚集性的影响则是随林龄增大呈现由小→大→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52.
甜槠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中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甜槠种群在浙江省天台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3个甜槠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7.98%,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3%.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常绿阔叶林种群最高,平均为0.4188;其次是针阔混交林种群,平均为0.3873;最低的是针叶林种群,为0.3613.在总的遗传变异中,种群内占75.00%,种群间占25.00%.Nei指数计算的3个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大小也是常绿阔叶林种群(0.2858)>针阔混交林种群(0.2642)>针叶林种群(0.2434).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473,基因流为1.5542.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1757~0.2134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常绿阔叶林种群与针阔混交林种群先聚合,再与针叶林种群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53.
甜槠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众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21-5222
研究了福建省将乐县南口乡甜槠天然林群落,测定了该群落11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较轻的甜槠天然林群落较稳定,天然更新良好,处于旺盛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54.
LN2保存甜槠种子脱氢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低温(-196℃)手段保存甜槠种子,通过对甜储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的方差分析和Q检验法多重比较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甜槠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无防冻剂预处理,在20%含水量,缓冻缓解方式条件下,离体胚脱氢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5.
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下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部;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有效P作用很大;杉木纯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针阔混交林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尤其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状况,防止地方衰退,有利于林业持续发展,另  相似文献   
56.
朱良芳  徐世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28-29,118
采用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R、优势度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群落优势度指数C对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R、D、H、J与C分别为2.4 843、0.8 126、1.9 801、0.8 258与0.1 874;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R、D、H、J与C分别为4.0 944、0.8 973、2.5 377、0.9 153与0.1 027。群落物种组成以甜槠、木荷和马尾松为优势种群,研究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特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群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2003年间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固定样地进行了4次调查,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林群系在保护状态下的群落恢复情况做了研究. 结果表明:群落蓄积量达516 m3/hm2,甜槠对群落的蓄积量贡献率最高可达70%,甜槠、木荷 Schima superba 和米槠 Castanopsis carlesii 的蓄积量分别为296.55、182.55和98.25m3/hm2;相比较而言,米槠的幼树对光照强度要求最低,但是从幼树到成树的过程中死亡率最高,甜槠幼树的成长比米槠幼树需要的光照强度大,但是甜槠生长过程中死亡率较小,木荷幼树对光照的需求介于米槠和甜槠之间,从幼树到成树的过程中,死亡率也介于米槠和甜槠之间;群落中高度2 m以下的幼树是树木生长最快的阶段,10 m以上的立木生长速度变慢,或者死亡率迅速上升,随着群落的恢复,较高的立木所占的比例增加,群落中的立木对群落上层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密度、丰富度和均匀度三者密切相关,密度小则丰富度小、均匀度变大;在群落的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下降的同时存在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不同受害程度的甜槠韧皮部和叶片中黄酮、单宁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其与红腹柄天牛为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牛取食活动的季节,不同受害程度甜槠的韧皮部和叶部中黄酮、单宁含量不同;轻、中度受害的植株,黄酮、单宁含量与未受害相比显著增加;在冬季,幼虫和成虫进入休眠不为害后,不同受害程度的甜槠,黄酮、单宁的含量与未受害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红腹柄天牛的取食为害是刺激甜槠产生应激反应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