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12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1.
旨在研究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OS)对肉鸡早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实验室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90羽,随机分3组,每组分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田间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90 000羽,分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组5 000羽。对照组自由饮水,牛至油(OEO)组和口服液(OS)组根据肉鸡每天饮水量,每吨水各添加125 mL牛至油溶液和OS,固定时间集中饮水给药,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OEO可提高肉鸡平均日增质量(ADG),降低料重比(F/G);对于OEO组,OS组肉鸡ADG显著升高,F/G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OEO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并降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相对于OEO组,OS组肉鸡血清TP含量显著升高,血清BUN、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OEO组和OS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并有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效果。OS与OEO...  相似文献   
612.
为提升燕窝的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以常规工艺制备的燕窝口服液为对照,研究燕窝口服液在加工过程中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对其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燕窝的溶解度均>90%,燕窝原样,均质、酶解、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粒径分别为(600.00±17.89)、(75.54±2.21)、(296.60±21.12)和(93.52±6.00) nm,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溶解度、稳定性、Zeta电位和电导率,降低燕窝口服液中颗粒的粒径和电泳迁移率.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消化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会改变燕窝口服液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特性,且酶解和均质均能显著提高燕窝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13.
为了观察柴黄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临床效果,本试验将经病原检测确诊为IB的患病鸡,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试验组(按2.5 mL/L饮水量给予柴黄口服液+1 g/L饮水量给予20%氟苯尼考粉)和对照组(按1 g/L饮水量给予20%氟苯尼考粉),连续给药5 d,观察用药前后各组鸡只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评价柴黄口服液在常规养殖环境中对鸡IB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用药5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只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减轻,死亡率降低1.7%,平均末重提高18.47%(P<0.01),平均增重提高37.36%(P<0.01);气管内和气囊壁黏性渗出物减少;肺脏、肝脏和脾脏指数稍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鸡只的气管、肺脏和肠道等器官组织学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充血、黏膜上皮脱落等病变,试验组鸡只的气管、肺脏和肠道器官组织学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2个组鸡只的肾脏均出现肾小球萎缩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结果表明,柴黄口服液对鸡IB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以保护鸡只气管、肺...  相似文献   
614.
以文冠果籽粕为原料,通过酶解获得多肽液,添加木糖醇、海藻糖、无水柠檬酸、β-环状糊精等辅料制备文冠果多肽口服液。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并测定了口服液的多肽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文冠果多肽口服液的最佳配方为糖总量8%(木糖醇和海藻糖比例是6∶2)、无水柠檬酸0.6%、β-环状糊精1.2%。此配方下的多肽口服液多肽含量为1.01 mg/mL,酸甜适中,营养价值高。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0.02%、68.24%、89.45%和65.26%,表明该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相似文献   
615.
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对正交试验各组指标成分(黄芩苷、连翘苷、出膏率)进行综合评分比较,优选清热灵口服液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科学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清热灵口服液处方药材10倍加水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 h, 3次重复性验证试验指标成分黄芩苷、连翘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0.12 mg/mL,平均出膏率为36.36%。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确定清热灵口服液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16.
本试验旨在优化二丁口服液提取工艺,为二丁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秦皮乙素和咖啡酸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二丁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3批工艺验证。结果显示,二丁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4∶1、提取3次、每次1 h;在该工艺条件下,平均干膏得率为31.16%,秦皮乙素平均含量为1.37 mg/mL,咖啡酸平均含量为108.14μg/mL。结果表明,本试验优化的二丁口服液提取工艺稳定,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17.
为优化提升三味拳参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三味拳参口服液中苦参、穿心莲、拳参进行鉴别。试验优化了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展开系统,采用一次样品处理,一套薄层展开系统同时把苦参和穿心莲两种药材一次鉴别出来,同时开展了拳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出苦参、穿心莲、拳参特征指标成份,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既达到中国兽药典的要求,还节省时间、试剂,适用于三味拳参口服液中苦参、穿心莲、拳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18.
建立客观评价藿术祛湿口服液质量的检验方法,并制定内控标准。采用TLC法定性鉴别藿术祛湿口服液中陈皮、板蓝根,用HPLC法测定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柱(4.6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建立的TLC法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样品无干扰,橙皮苷含量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1.847 132×106x+3 294.324,r=0.999 9,表明橙皮苷在0.149 3~1.119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3%,RSD为0.99%(n=9)。本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专属性高,可用于藿术祛湿口服液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619.
笔者建立了清石退热口服液中大青叶和大黄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主要有效成分大黄酚和大黄素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在薄层鉴别项中,样品在与大青叶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大黄对照药材相对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黄素在2.8~44.8μg/m L,大黄酚在4.425~70.8μg/m L范围内,峰面积值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准确测定样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620.
采用UPLC-PDA联合UPLC-MS/MS方法确证了一批标称杨树花口服液中非法添加物甘草酸。样品经提取稀释后,采用ACQUITY UPLC T3色谱柱为分离柱,UPLC-PDA初步筛查,再用负离子扫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机测定。通过对比色谱图保留时间和光谱图的峰形以及质谱图,结果表明最终确证该批样品中非法添加物为甘草酸。UPLC-PDA方法中甘草酸检测限为20μg/mL,定量限为50μg/mL。本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本批标称杨树花口服液中甘草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