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1 毫秒
51.
猪气喘病又名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当有猪蛔虫幼虫移行到肺脏,或有肺线虫寄生,或与巴氏杆菌共同感染时,往往临床症状加重。笔者曾就诊23例猪气喘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应用害获灭注射剂分别按0.2、0.3、0.4mg/kg剂量经皮下注射给药,进行对猪自然感染寄生虫的驱除效果观察。结果:在给药后7、14d临床检查,0.2mg/kg剂量对猪血虱驱虫效果达中效;0.3、0.4mg/kg剂量对猪血虱的驱虫率均达100.00%,用药后至出栏的几个月内未出现复发。在给药后14d粪检,0.2mg/kg剂量组对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89.57%;0.3、0.4mg/kg组虫卵减少率均达100.00%。表明害获灭注射剂0.3、0.4mg/kg剂量驱除猪蛔虫和猪血虱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53.
敌百虫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牛、马、猪、羊各种线虫病,猪姜片吸虫,猪蛔虫、蛲虫病,马副蛔虫病等,外用治疗牛皮蝇蛆、羊鼻蝇蛆和体虱、疥螨等体外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4.
0.6%百虫杀预混剂对猪蛔虫病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6%百虫杀预混剂是伊维菌素的一种新制剂。在每吨饲料中添加333g,连续饲喂7天,对猪蛔虫病的治愈率达100%,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其效果与美国默沙东0.6%害获灭相同。  相似文献   
55.
猪蛔虫幼虫琼脂胶移行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线虫的琼脂胶移行法(Agar-gelMigrationAssay,AMA).通过对影响幼虫活力的某些理化因素,如琼脂胶的温度、每孔加入的琼脂胶和幼虫混合液的体积、琼脂胶的浓度及幼虫在琼脂胶内移行的时间等研究发现加胶的温度和加胶的量对幼虫的移行率有较大的影响.幼虫的移行率随加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达到70℃时,则几乎无虫体从琼脂胶内移出(移行率仅为0.5%);幼虫的移行率随加入琼脂胶量的增多而减小,当每孔加入1000μl时,幼虫的移行率为16.68%,当加入400μl时幼虫的移行率则能达到25.17%.琼脂胶的浓度对幼虫移出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SAS软件(forWindowsV6.12)分析发现1.2%、1.0%、0.8%、0.4%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琼脂胶的浓度能影响胶液凝固的时间和凝固后的韧性.实验表明最适宜的加胶量为400μl/孔,最适宜的加胶温度为53℃(Agar-gel,Sigma),在琼脂胶中最佳培养移行时间为24h,琼脂胶液的最适实验浓度为1.5%琼脂胶.  相似文献   
56.
57.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筛选线虫的性别特异性基因,为线虫乃至寄生虫的性别控制提供新的工具,本研究选择猪蛔虫(Ascaris suum)为模型,分别提取雌性和雄性成虫的mRNA后,采用Clontech公司的PCR-selectTM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猪蛔虫雌、雄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DNA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检验所构建文库的消减效率。结果表明,雌、雄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均具有很强的性别特异性。随机从各库中各抽取25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在线BLAST分析,发现在25个雄虫ESTs中有20个已知ESTs,5个新的ESTs;25个雌虫ESTs中有11个已知ESTs,还有8个可能为新基因。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性别特异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1.南瓜子驱虫用新鲜南瓜子研成细末,拌少量饲料,在早上喂食前先行喂服,可驱除畜禽肠道绦虫,也能驱除猪蛔虫。南瓜子用量:成年牛1000~2000克,羊400~500克;15~25公斤的小猪用100~300克,连喂2次可驱蛔虫;成年鹅50克,可驱除剑带绦虫。  相似文献   
59.
猪的寄生虫病是一类与环境卫生状况及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疾病。规模化猪场常见的寄生虫有猪蛔虫、猪鞭虫、猪结节线虫、疥螨、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据报道,因寄生虫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可占到养猪利润的5%-8%。因此规模化猪场必须制定完善的寄生虫防治方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防止养猪场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60.
为寻找猪蛔虫免疫防治的“关键”靶分子,从已构建的猪蛔虫感染期幼虫消减cDNA文库中筛选了一感染相关基因(EST编号为07E12),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其EST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体外转录合成双链RNA (dsRNA)后,通过浸泡的方式将dsRNA导入猪蛔虫感染期幼虫中,在浸泡后的4个不同时间点采用RT-PCR方法检测虫体浸泡后靶基因被干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泡后24、48、72 h都检测到了相对应基因表达的存在,但表达量随时间依次减少,96 h之后试验组没有检测到07E12的相应RNA的表达,提示dsRNA进入虫体并逐渐发挥了干扰作用,说明该基因在猪蛔虫幼虫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