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74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2003篇
林业   454篇
农学   611篇
基础科学   1273篇
  859篇
综合类   15841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2109篇
畜牧兽医   52731篇
园艺   559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145篇
  2022年   1167篇
  2021年   1294篇
  2020年   1406篇
  2019年   2136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1416篇
  2016年   1794篇
  2015年   1764篇
  2014年   3776篇
  2013年   3410篇
  2012年   4673篇
  2011年   4689篇
  2010年   4510篇
  2009年   4621篇
  2008年   4421篇
  2007年   3932篇
  2006年   3199篇
  2005年   2978篇
  2004年   2574篇
  2003年   2377篇
  2002年   2007篇
  2001年   1612篇
  2000年   1232篇
  1999年   1193篇
  1998年   1227篇
  1997年   1479篇
  1996年   1116篇
  1995年   1002篇
  1994年   1027篇
  1993年   1035篇
  1992年   1026篇
  1991年   972篇
  1990年   716篇
  1989年   80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2.
63.
《畜禽业》2017,(8):28-30
猪流行性腹泻是引起仔猪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对其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注射疫苗、使用高免血清。就近几年各种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方法与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防控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4.
梨树的树龄测定是古梨树保护监管以及开发其经济价值工作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现有的古树树龄测定方法主要都是针对单棵古树,不适合对大量(超过上千棵)的梨树进行树龄测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梨树树龄梯度识别方法,在确定梨树树龄梯度后,通过无人机获取梨树遥感图像,合成梨树图像后,进行分割,得到单棵梨树的图像,利用RESNET模型自动获取图像深层特征,从而实现对梨树树龄梯度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目标识别准确率为85.56%,优于其他方法,时间效率则远胜传统树龄测定方法。因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大幅度降低梨树树龄测定成本开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5.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66.
《畜禽业》2017,(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以引起仔猪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要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要有相应的诊断技术及疫苗免疫接种。近年来,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检测技术及疫苗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对该病的诊断技术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68.
69.
陈曦 《兽医导刊》2020,(2):140-140
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易发于我国冬春时节,夏季也时有发生.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等,不同年龄段的生猪都易感染此病,生猪年龄越小,危害程度越高.几十年前猪流行性腹泻曾流行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当前已经研制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相关疫苗,但因为近几年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情特点发生改变,防治技术效果不明显,给养殖人员带来极大困惑.因此,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诊断技术和预防途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此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杨志伟 《兽医导刊》2020,(4):125-12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流行于猪群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可以影响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临床上以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为特征。该项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研究,并对我们地区病原菌株的分离鉴定、血清和基因分型,选择相对应的疫苗和药物进行对比试验确定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