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1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林业   607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663篇
  555篇
综合类   3098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4468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77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决定性因素,单个的企业难以影响市场的发展,但除市场之外的许多因素则可以通过企业自身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从中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现就热应激、疾病、霉菌毒素污染、饲料浪费4个常见的因素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2.
1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8月下旬,我县一养殖小区新引进的乳牛出现高热、流涕、结膜潮红等症状,几天之内先后有多头牛出现同一症状,发病率达30%,由于防治不及时,有病牛死亡现象。随后全县多处报告有相似病例出现。该病主要发生于壮年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流行速度较快。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接诊44头病牛,治愈42头。治愈率95.5%,死亡2头,死亡率4.5%。2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极度萎顿,被毛竖立,不食,反刍停止,哺乳母牛发病泌乳量急剧下降,高热至40℃~42℃,眼睑肿胀,眼结膜出血潮红、惧光、流泪。鼻镜干燥,鼻流…  相似文献   
103.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病奶牛586头,治愈579头.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个类型.现将诊断与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2004年10月邹平县孙镇一带奶牛出现了以高热、流泪、泡涑性流涎、后肢僵硬、跛行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初步诊断为牛流行热。  相似文献   
105.
黑龙江省宾县地处中纬度地带,气候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日平均气温3.9℃,日极端最低温度-37.1℃,最高温度38.1℃,年均活动积温2 400℃~2 800℃,年均日照时数2 706.5 h(小时),无霜期120 d~148 d(天),年均降水量550 mm~600 mm(毫米),雨热同季,阳光充沛,土质比较肥沃,是发展果树生产的良好区域.  相似文献   
106.
热胁迫对辣椒花柱细胞中Ca2+ 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热胁迫对辣椒开花前后柱头和花柱细胞中Ca2+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温下Ca2+ 分布在柱头细胞表面、花柱引导组织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中, 且在花粉管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性变化; 热胁迫后, 除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外,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出现Ca2+, 花柱引导组织中通过的花粉管发生扭曲、变形, 这可能与Ca2+ 的异常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7.
一、临床症状   (一)一般性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病初心季亢进(深数脉)并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流泪,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5天后仍有症状; 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  相似文献   
108.
鸡热应激的营养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的生理特性和热应激时的代谢特点,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和调整饲料的营养标准,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9.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肉种鸡会产生热应激反应,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减少。母鸡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蛋壳质量降低,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增加。公鸡交配次数减少,精子数量下降,受精合格种蛋数减少,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