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调查表明,在我国,目前大熊猫野生种群的生存环境已得到改善,种群数量稳定保持在1 000多只。而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甲级濒危动物——野马,总计不足200匹,在全世界也不超过1 000匹。  相似文献   
52.
微卫星DNA在濒危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物,迫切需要了解它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现状.而微卫星DNA具有多态性信息丰富、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等特点,作为一种优良的遗传标记在濒危动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其在濒危动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基因流程度、种群进化史、物种的判定和种群数量调查、亲缘关系等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3.
《森林与人类》2011,(5):F0003-F0003
国家动物博物馆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其中展示馆总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展览面积5500平方米,共分为三层,建筑格局仿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馆设动物多样性与进化、无脊椎动物、鸟类、濒危动物、蝴蝶、昆虫、动物与人、动物所发展历程、精品,  相似文献   
54.
扬子鳄回家     
"回家了",随着研究人员一声口令,12条扬子鳄被逐一放入水塘中,经过短时间"发呆"后,开始缓慢游"回家"。5月29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挑细选12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在郎溪县高井庙扬子鳄野外放归区放归自然。这是我国实施的第10次扬子鳄扩大野外种群放归自然活动,也是单次放归数量最多的一次。野外放归扬子鳄添丁兴旺享有动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被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组织列入濒危动物保护名录。扬子鳄原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干扰,其分布范围渐缩,种群数量锐减。加上野外栖息地遭受人为破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等原因,导致扬子鳄野生种群走向衰落。目前,  相似文献   
55.
56.
2}12日,世界领先的制浆造纸企业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siaPulp&Paper,以下简称APP)在上海与印尼林业部下的森林保护与自然保育局(PHKA)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旨在协同保护印尼境内包括苏门答腊虎在内的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57.
1 震惊世界的克隆“多利” 1997-02-27,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英国罗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Uk的威尔穆特(I.Wilmut)博士及其同事的题为“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细胞繁衍后代”(Viable offspring derived from fetal and adult msmmalian cells)的研究论文,宣布了首次成功地运用成年母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的移植技术,克隆了1头名叫“多利”的小绵羊。  相似文献   
58.
包头地区复杂多变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物类群和野生动物。据农业资源区划部门组织的专项调研,初步查明全市共有脊椎动物5纲31目61科250种,其中鱼纲4目5科22种;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3目4科7种;鸟纲16目35科168种;哺乳纲7目15科49种。包头市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周鸟)、大鸨、雪豹、蒙古野驴等5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它们是茑、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秃鹫、白尾鹞、白头鹞、猎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角鸮、(周鸟)鸮、雪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  相似文献   
59.
和克隆啮齿动物和家畜有所不同,由于濒危动物的卵母细胞的缺乏,克隆将要灭绝的物种需要具有选择性的方法,比如种属间体细胞核移植。文章以将喜马拉雅班羚体细胞注入牛卵母细胞的属间核移植后的囊胚的产生为例^[1],介绍属间核移植的具体方法.由于将要灭绝的物种总数急剧减少,并且对它们实施人工繁殖技术的报道很少。因此,人工繁殖技术、属间和种内的体细胞核移植对增加有限的濒临灭绝物种的总体和保存这个物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办法.希望这个方法会对环境保护和濒危动物的繁衍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