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21.
保障湿地水体交换能力对完善湿地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南京绿水湾湿地是长江江滩湿地,具备多种湿地特点,动力条件复杂。本研究以绿水湾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水龄耦合数学模型,模拟了现状和不同闸、泵调控措施下各区域的水动力特征及水体交换能力。结果表明:现状湿地内部水面覆盖率低,水体交换能力差,大部分区域水体交换时间在7天以上,甚至是14天以上。建闸后虽然增加了枯季的水面覆盖率,但明显减弱了湿地内水动力,延长各区域换水周期,换水周期大于14天的区域明显增多。泵站的运用整体上缩短了大部分区域的换水周期,使得水域流速大于0.01m/s的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换水周期大于14天的区域面积减少。建闸蓄水后,为预防藻类爆发,需控制湿地内水体的换水周期均在14天内,结合各区域水动力和水体交换特点,提出了闸门生态调度、布置净水能力较强的挺水或沉水植物、增设补水点等调度策略。  相似文献   
22.
潮河发源于承德市,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密云水库从1963年起就开始为密云水库供水,每年注入北京密云水库的水量约占密云水库年入库水总量的50%以上,因此,承德境内潮河的径流量直接影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从而影响首都人民的用水。笔者对潮河1956~2002年的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潮河风沙区段风沙防护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潮河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全长47.829 km,其中有17.36 km处在沙丘沙地段。沙丘沙地段地表土质松散,土壤扰动后,沙粒极易在强风作用下发生运动,若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则会造成风沙危害,影响总干渠的运行安全。依据实际,拟对总干渠工程的渠坡采用M7.5浆砌石衬砌,或预制混凝土六棱体框格植草防护,渠底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遵照乔-灌-草相结合和防沙-生态-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乔木用于外围防风、灌木用于阻沙、草本用于固沙,形成"挡、阻、固"三位一体的总干渠外防沙工程体系;弃土(沙)场的防护措施以植物措施为主,辅以工程及临时措施,即在弃土(沙)场坡脚修建挡土墙,坡面、顶面植树,并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顶面采用"纳米微乳液体生态膜"来防风固沙。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涝灾所造成损失越来越突出,城市洪涝己成为目前全世界众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SWMM水文模型和MIKE1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某研究区域内降雨径流及防洪排涝过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可靠,说明本文采用的耦合模型对其它平原感潮河网地区的防洪排涝规划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利用纳潮河海水增加养殖水体盐度,采用生态防病技术。8hm^2池塘平均单产10500kg/hm^2,成活率65%,平均利润8190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55。  相似文献   
26.
27.
苏州河(上游段又名吴淞江)是黄浦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从江苏省昆山县进入上海市的青浦,经加定、上海等县,入市区,在外白渡桥处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是一条感潮河流。苏州河市区段的两岸,有大小工厂1000多家,人口300多万,平均每天约有62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约占全市排污量的1/8。了解苏州河主要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季节变化和数量消长过程,可为流经水域水质的评  相似文献   
28.
为了有效评估流域内人类活动氮输入量,并确定其对河流硝态氮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将净人类活动氮输入分为人为点源和非点源输入两部分,估算了1995—2014年人为点源和非点源氮输入量变化,构建了其与河流硝态氮通量的多元回归模型(R2=0.73),分析了该流域氮素输出及滞留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年间潮河流域净人类活动氮平均输入量为5 569.27kg·km-2·a-1,其中非点源输入约占净人类活动氮输入量的76.87%,点源输入占23.13%。在非点源输入中化肥氮输入占净人类活动氮输入总量的比重最大,约为35.92%,其次是食品饲料氮输入,占21.12%,大气氮沉降占15.05%,种子氮输入和农业固氮分别占4.35%和0.43%。潮河流域河流平均硝态氮通量为115.94 kg·km-2·a-1,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约占潮河流域硝态氮通量的96.65%。流域内人类活动氮输入对河流氮通量影响较大,点源氮输入、化肥氮输入和种子氮输入是河流氮通量的主要来源。受水文气象及下垫面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9.
该文基于潮河流域内的降水资料和水文资料,对流域1961—2005年降水--径流关系以及水土保持--径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不同的水文分析法评估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是不同的;利用经验公式法、径流系数还原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出1981—2005年(措施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分别为23.79%、30.67%、30.79%和31.69%。②不同方法计算出的不同时段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效应,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001—2005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大,1981—199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次之,1991—200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小。③水土保持措施对枯水时段的减水效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0.
为进一步加深对流量与水质浓度突变特征的理解,探究浓度与流量突变点对通量模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贝叶斯突变点模型,对潮河流域20多年来(1992—2014年)的径流量、总磷(TP)浓度以及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突变分析,并结合LOADEST模型估算TP通量。结果表明:潮河流域径流、TP浓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径流突变点发生于1998年,突变前后的平均流量分别为7.92 m3·s-1和2.86 m3·s-1;TP浓度突变点发生于1993年和1996年,1992—1993年、1994—1996年和1997—2014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8、0.06 mg·L-1和0.03 mg·L-1。TP浓度-流量关系在2004年12月前后发生突变,前后两个阶段的流量阈值分别为2.36 m3·s-1和9.08 m3·s-1。突变点前,TP浓度与流量的关系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