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3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857篇
林业   407篇
农学   726篇
基础科学   3978篇
  1113篇
综合类   5348篇
农作物   43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702篇
园艺   893篇
植物保护   554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925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4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与使用一次性塑料输精器相比,使用多次性橡胶输精器输精,可以节省成本90%以上,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深受基层的欢迎。但是,在使用多次性橡胶输精器输精过程中,由于很多人没有抓住关键技术,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这一实用工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2.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在开放二胎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婴幼儿用品市场将在近些年实现较为长足的发展,而作为婴幼儿使用的实用小家电,温度可调温奶器就具备着较为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为此本文就单片机控制温度可调温奶器的设计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玉米品系(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DPS软件对15个玉米杂交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灰色关联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籽粒重、穗重、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玉米产量与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穗重、籽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的15个品系(种)划分为3类,第Ⅲ类表现良好,值得进行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籽粒重、穗重、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等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以其为主攻目标,提高玉米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5.
就内香7A生育后期高位分蘖问题,设计了2因素(灌水深度和赤霉素施用时间)的栽培试验,对各处理下高位分蘖比例和高位分蘖长度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灌水深度对内香7A生育后期的高位分蘖比例有显著影响,对高位分蘖长度无显著影响;赤霉素施用时间对高位分蘖比例和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该试验,得出了控制内香7A高位分蘖的最佳措施,即内香7A在叶枕平后田间灌水深度至少3 cm,同时在见穗1%~5%时喷施赤霉素。该措施经过2014年在梓潼县制种生产应用验证,其高位分蘖比例可控制在5%以下,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兰州大片籽瓜在芳草湖垦区种植3年,表现植株生长势较旺盛,具有明显的抗旱作用,中抗枯萎病,坐果性较好,产量高,籽粒壳薄、肉厚、品质好,平均667米^2产量达180千克。  相似文献   
107.
阐述了温室滴灌技术的组成、优点、运行中注意的相关事项,并结合实践对温室滴灌节水效益及经济效益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发展温室滴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种植密度对滴灌马铃薯生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耕培土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密度分别为7.28×104 株/hm2(RS25),6.67×104 株/hm2(RS35),5.55×104 株/hm2(CK)3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商品薯率均有降低的趋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其中RS35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最高,分别达到47 325 kg/hm2和12.05 kg/m3;在马铃薯品质方面,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和维生素C随着密度的大幅增加而降低,其中RS25处理的淀粉较CK降低了5.57%,RS25处理的维生素C较CK降低了7.96%,同时RS35与CK处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种植密度为6.67×104 株/hm2的RS35处理马铃薯高产优质,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黑龙江地区滴灌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支管射流三通水力性能,改善滴灌的灌水均匀性,基于CFX数值模拟技术,对进口宽度为15 mm的支管射流三通进行结构优化.选取位差、劈距、劈尖半径和侧壁倾角为影响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了9组模型,边界条件设定为进口压力100 kPa.选取支管射流三通出口设计流量为评价标准,支管射流三通最优结构尺寸为位差5.5 mm、劈距113 mm、劈尖半径13 mm、侧壁倾角10°.此结构尺寸参数下的支管射流三通水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进口水压为100 kPa时,支管射流三通脉冲频率为148次/min,水头压力振幅为37.9 kPa,水头压力损失为16.7 kPa,出口流量为0.698 L/s;支管射流三通所接滴灌带长度为60 m时,与普通支管三通相比,支管射流三通的灌水均匀系数提高了2.78%,流量偏差率降低了4.72%.该研究可为射流技术在脉冲滴灌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并采用柑橘节水灌溉系统,可提高柑橘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加产量。【方法】文章对柑橘的灌溉制度和系统设计流量进行了探讨,对现行国家标准《微灌工程技术规范》中的设计供水强度取值进行了说明,提出了考虑有效降水的观点;针对山区自压灌溉存在的管道减压和气堵问题,提供了排气管和蓄水减压池两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在施肥器的应用方面,对文丘里施肥器和压差式施肥器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供水强度计算中考虑有效降水的方法比较契合实际情况,节约系统投资;排气管和蓄水减压池可有效解决管道因气堵不出水的问题,并起到降低管道压力的作用,可替代减压阀和排气阀;压差式施肥器比文丘里施肥器更适用于山区自压管道施肥。【结论】通过对灌溉系统的研究和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对于完善微灌技术用于柑橘灌溉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