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理生化和内分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神经内分泌调控、分子机制和滞育应用研究,将成为今后蝴蝶滞育研究的热点;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蝴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充足稳定的实验蝴蝶难以获得,是目前研究蝴蝶滞育的一个难点。蝴蝶养殖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蝴蝶滞育研究。参63  相似文献   
52.
夏勤雯 《江西植保》2011,34(1):1-5,8
本文着重阐述了昆虫滞育研究引起关注的一些原因。了解滞育的知识对理解昆虫的季节生物学尤为重要,并且这些信息对于有效的害虫治理策略的发展;管理人为驯养的昆虫用于授粉和蚕丝生产;建立起精确的预测模式用于害虫盛发期的预测预报以及增加寄生蜂和捕食螨的贮藏寿命来用于生物防治都是必需的。滞育昆虫在低温下存活的机制能为昆虫的低温储藏提供一些依据,这在研究领域中是很重要的。滞育也为探求发育的基本问题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模型,并且因为滞育的研究,我们很早就对昆虫激素有了深刻的了解。另外,我认为昆虫滞育能为老化、肥胖及疾病传播等问题提供一些见解,滞育的昆虫还能提供可以用于提高人类健康的潜在的丰富的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53.
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鲁新  李建平  王蕴生 《玉米科学》1995,3(1):075-078
本文对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的一代越冬型和二代越冬型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和临界光周期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6℃、16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54.88±1.14天,雄虫53.59±1.42天.二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28.14±0.99天,雄虫28.47±1.24天。一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757±0.0036克,二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593±0.0021克。在26℃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30分钟.二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3小时40分钟。在26℃、15.50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7.7284±0.2664天,蛹8.3276±0.9930天,二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5.9500±0.2235天,蛹重7.7129±0.1102天.经分析认为,公主岭地区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存在一化性类型和二化性类型,这两种化性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区分开.对此项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亚洲玉米螟大发生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54.
55.
青海血蜱生活史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天然草场上的青海血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观察,结果,青海血蜱生活史校长,为三宿主蜱,1个生活周期为138-217d,1年1个世代,幼蜱,若蜱的吸血期,蜕变期皆随季节和温度不同而有差异。饱血雌蜱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随温度不同而有差异,并随不同月份有明显的生殖滞育现象,另外,还对各期饥饿虫体的寿命和量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树冠最大重叠深度和冠底角的概念,并讨论了最大重叠深度对确定最大重叠系数和林分饱和密度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对所收集资料的计算,确定杉木的冠底角平均为74.42℃;树冠最大重叠深度为1.86m;指出最大重叠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平均树冠半径变化的函数。依据冠底角和树冠最大重叠深度分别计算出杉木按正方形和三角形配置时,不同树冠半径的最大重叠系序列;给出了确定林分饱和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包加克 《蚕业科学》1989,15(4):184-188
以马达加斯加着色不滞育卵品种MA为试验材料,对其化性遗传特点,着色不滞育卵,所属连锁群、卵色遗传规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缪云根 《蚕业科学》1989,15(3):165-167
家蚕卵中酯酶A_4与滞育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此酶具有较低的水解专一性,是一种广泛作用于生物体内各种酯键的酶。酯酶A_4能水解结合型胆甾醇的酯键,并且其活性表现与滞育发育的时间进程相一致。酯酶A_4对cAMP的水解作用表现为两个峰,而对cGMP的水解作用,在精制后第10—13日间活性高于其它时间,但变化较缓慢。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