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利用3S技术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滇中高原湖区水环境的影响,有计划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管控滇中高原湖区的建设,合理利用土地,并联合相关部门保护水环境。结合国内正在进行的相关治理措施及国外的水环境治理相关案例,提出治理滇中高原湖区水环境的方案。  相似文献   
32.
《江西饲料》2008,(2):46-46
我国科学家在对青海湖区域候鸟的禽流感状况进行连续三年的追踪后,在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33.
萝卜是十字花科蔬菜,以肥大的肉质根供人们食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栽培萝卜有300多年历史,白荔枝"是传统的特色品种,以皮薄、脆嫩、多汁、味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6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萝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形成一年五茬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34.
江苏大中型湖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大中型湖泊面积达1000万亩,主要有太湖、洪泽湖、高宝邵伯湖、骆马湖、隔湖、阳澄湖、长荡湖、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等十大湖泊。这些湖泊不仅是江苏水利的命脉、也是江苏水产发展的基础。以太湖为例有鱼类106种,虾蟹类9种、软体动物23种,水生植物60多种,是江苏淡水渔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种质资源库。通过实施科教兴湖、依法治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湖泊渔业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1、资源增殖保护。十大湖泊全面推行了3~6个月的休渔制度,建立了近40万亩常年和季节性保护区,自然资源呈现出上升趋势。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35.
坚持以渔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和维护湖区正常生产秩序为重点,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渔业经济、致富湖区渔民。作者认为,必须切实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促进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6.
成学山  范春梅 《中国水产》2009,409(12):44-45
近年来,我县湖区传统的单纯养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正逐年下滑,已严重影响渔民的养殖信心。为减少养殖损失,笔者于2008年在金湖黎城湖郭家湾水域进行了蟹虾鱼网围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7.
湖区在滩洲杨树林中林菜立体种植,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给林地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起到了以气促根的作用。同时铲除了芦苇杂草,使林地得到了全面抚育,杜绝了森林火灾.降低了病虫基数,加快了林木生长速度。林菜立体种植在幼林或成林的间伐期间.春夏可有效地在林地栽种棉花或高产密本南瓜、良种冬瓜等作物.秋冬季节不分幼林和成林都可有效地利用意杨的落叶休眠期,栽植榨菜、芥菜等,能提高林地的复种指数。创造可观的林农高产复合效益。  相似文献   
38.
1976-2011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6年、1990年、2002年和2011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其他相关资料,研究了1976-2011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40年间小湖区湿地面积变化呈波动性趋势.其中1976年湿地面积最大为3 813.12 hm2;2002年和2011年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为3 138.12,2 285.53 hm2.(2)在整个研究时段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在1976 1990年,年平均减少2.67%;而在1990-2002年,年平均增长2.63%;2002年以后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比前15年明显加快.从研究区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对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来看,废弃物处理、水涵养和气候调节功能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较大,且在整个研究时段呈增加的趋势.在研究期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与流域自然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应重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对绿洲经济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亭湖区桑病虫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全行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蚕农的共同努力,区桑病虫测报站同志的艰辛负出,使全年桑病虫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桑病和虫害在我区桑园仍有所发生,局部较严重,严重影响了一些蚕农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威胁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0.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动态模型,对从多期遥感影像提取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景观信息进行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保护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湿地景观形态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的景观多样性逐渐上升,景观异质性逐渐增大;景观整体破碎度逐渐上升。分析认为:气候变化、泥沙淤积、围湖垦殖、退田还湖、人工植芦和滩地造林是影响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