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7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0篇
  134篇
综合类   54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单克隆抗体检测栗疫菌dsRNA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dsRN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双抗体夹芯ELISA法,检测了栗疫菌中的dsRNA.结果表明,该法不仅能从栗疫菌低毒力菌株的总核酸粗提液中检测到dsRNA而不受其它核酸的干扰,而且比电泳法简便迅速,在大量筛选含dsRNA的栗疫菌低毒力菌株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鄂北地区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栗瘿蜂在鄂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栗芽萌动时开始为害,使被害芽形成虫瘿抑制新梢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当地该瘿蜂优势种天敌是中华长尾小蜂,益害比1∶5时能抑制栗瘿蜂的大发生。以冬季清园铲除杂草,剪除病虫枝等农业防治为基础,收集虫瘿于3月下旬挂于栗园保护天敌为主导,辅之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栗瘿蜂的为害。  相似文献   
53.
苏南地区小南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苏南地区种植的小南瓜品种有:日本栗籽南瓜、韩国甜栗南瓜、台湾红灯笼南瓜、台湾东升南瓜等.我地一般以春季大棚上架种植为主,这种种植方式瓜形整齐、整洁,产量高、效益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4.
确山紫油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板栗是河南省确山县主要栽培果树树种之一,在当地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5.
1.1 早熟品种 1)丹泽(栗农林1号)。农林省农业技术研究所园艺部育成,1959年命名发表,是早熟品种的代表品种,亲本是乙宗×大正早生.果实大,果粒重23g左右.坚果长三角形,果皮淡褐色:果肉淡黄白色,粉质,甜味稍淡。品质好,生食加工兼用。裂果稍多,且坚果不耐贮藏。适合肥沃土壤集约栽培。桃蛀螟危害多,对胴枯病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56.
室内孢子接种不同品种的板栗,根据限病率和产孢率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得知供试品种中,实生栗实生栗和烟青表现为低抗,红栗、石丰为高抗品种,东丰、金丰为中抗品种,经野外调查验证,室内外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栗疫病菌的菌落形态、α-酯酶、β-酯酶及营养体亲和性(VC)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对有性后代的38个单子囊孢子菌株的研究结果显示:亲本菌株366与68的菌落形态、β-酯酶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相对迁移率为2.17和2.33的2条酶带的遗传分别由1个位点上的2个等位基因控制;α-酯酶中相对迁移为2.54与2.772条酶带的遗传由相互连锁的2个基因位点控制;α-酯酶与β-酯酶间存在完全连锁关系;菌株366与68之间至少存在4个VC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58.
江西板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于初花末期开始侵染雌花柱头,侵染高峰在盛花初期。病菌经柱头侵入后,首先定植于花柱,然后在花柱中潜伏或进一步蔓延至子房。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已展开叶片、托叶、枝梢皮层、花器(雄花序、雄蕊、花柱)、幼果、幼嫩总苞的针刺及坚果(果皮和涩皮)普遍潜伏带菌,以上结果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9.
在栗树胸径部位或基部 ,用刀刮去栓层 ,露出形成层 ,涂抹内吸药剂 ,检测发现 :药液能够在树体内很好的传导并保持一定时间。用几种内吸性药剂进行对比试验 ,不同药剂及不同的施药量 ,对栗瘿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以氧化乐果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它几种内吸药剂。利用 4 0 %的增效氧化乐果乳油 ,4月初进行刮皮涂干施药 ,对于胸径在 10 cm左右的中龄栗树 ,施药 10 ml,栗瘿蜂虫瘿减退率可达到 78.6 %。  相似文献   
6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淡水产品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2%,尤其是第三季度水产品大量上市以来,淡水产品价格全面下降。在目前全国生产资料市场、副食品市场、粮棉油农产品市场价格全面上涨的大潮之下,淡水产品市场缘何波澜不惊,反而一路走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