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林业   700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570篇
  1971篇
综合类   2574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409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45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维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安全出发,立足东四盟实际,着眼于对整个东北地区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现象列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北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和借鉴专家意见,经筛选整合,初步确定未来东四盟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2.
33.
34.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 不同地区(纬度值)、不同播种、水肥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棉花的种植密度不同。短季棉的种植密度是9万~18万株/hm^2。一般纬度越高,密度宜适当增加。黄河以南,可采用9万~10.5万株/hm^2,黄河以北,宜在12万株/hm^2以上。此外。密度大小还与播期、水肥条件有关。播种晚,密度宜大;土壤水肥条件差,密度宜大。针对目前短季棉抗病丰产的特性,采取增株与减枝结合,密矮栽培与化控结合,夏棉的种植密度应争取达到12万株/hm^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草原土壤七种母质,十二个土类及各盟市的土壤氟背景值;阐明了内蒙古各土类土壤和各母质土壤以及不同地区土壤氟背景值的大小顺序;分析了不同土类,母质,地区土壤与全区土壤氟背景值的差异性以及各土类土壤氟背景值的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7.
西辽河流域养殖水体鱼类寄生虫病的危害与某些流行特点温海深,马国文,刘振琦(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李君,张亚萍(内蒙古赤峰市沙那水库)(内蒙古哲盟神经精神病医院)关于辽河干流的水体寄生虫曾有过记载[1~2],但只侧重于天然水体寄生虫区系和分类的研究。没...  相似文献   
38.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农牧耦合的发展模式:一是绿洲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中游绿洲农区合饲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耦合;二是山地系统与绿洲系统的耦合,即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模式与向山区放牧基地提供精细饲料,在牧区直接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39.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等先天不利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40.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 ,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黑河下游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 ,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 85 %以上 ,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本文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 ,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 4.2 0× 10 8m3 左右 ,比较稳定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耗水量明显增加 ,80年代耗水量比 40年代末期至 70年代增加了 2 .0× 10 8~ 2 .5×10 8m3 左右 ;90年代耗水量又比 80年代增加了 1.6 0× 10 8m3 左右。 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