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5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676篇
林业   88篇
农学   2690篇
基础科学   1089篇
  821篇
综合类   12485篇
农作物   172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68篇
园艺   425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1129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109篇
  2008年   1065篇
  2007年   949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低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典明 《耕作与栽培》2001,(4):31-32,63
1995-2000年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安徽省芜湖,马鞍山等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62000hm^2,其中连片示范面积6500hm^2,平均单产204.7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4.5%,1999年秋种,马鞍山市推广应用油研7号等双低油菜超稀植面积3333.3hm^2,其中包沤2000年夏收面积820hm^2,平均单产209.4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9.6%,栽培实践表明,要夺取双低油菜超稀植200-250kg/667m^2,必须做到:选用优质良种,培育大壮苗,“四带”超稀植,平衡深施肥,田管抓“六防”和适收重后熟。  相似文献   
92.
93.
30个油菜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4.
贵州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优质油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全省常年播种面积约40万hm2,居大田作物播种面积第4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烤烟计划的调整和优质杂交油菜不断普及,油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999年秋播面积已突破46.67万hm2.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无论对整个国民收入,还是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举足轻重之作用.因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早已把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列为贵州省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近年又决定把"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列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六五”科技攻关以来,油菜品质育种一直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先后育成黔油低芥1号和黔油双低1号、2号(分别为国内首批育成的低芥酸品种和双低品种),油研1号、2号、6号,贵油3号、5号,育种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杂交油菜的三系和两系配套,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将油菜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油菜优质与丰产、抗性的矛盾,实现了优质油菜的杂交化,不仅使油菜籽品质得以改善,而且产量和抗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以贵州省育成的油研7号、8号、黔油11号、12号、贵杂2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居全国同类研究应用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5.
《水禽世界》2006,(2):38-39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量闲置、废弃的秸秆,如何利用这些秸秆,已成为涉及农民生活甚至农村大环境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科学家们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有“发酵、青贮、氨化、碱化”等技术,“秸秆分解剂”的诞生,为农村废弃秸秆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产品自面世以来,广受业内人士好评。  相似文献   
96.
缺氧对甘蓝型黄籽与黑籽油菜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随机选取甘蓝型黄籽、黑籽油菜各20个品系,将萌发中的种子进行淹水缺氧处理,观察黄籽、黑籽品系耐湿性表现.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相对成苗率、相对苗高、相对苗重、活力指数低于黑籽油菜,单位电导率高于黑籽油菜.无论是黄籽油菜还是黑籽油菜,品种间的耐湿性差异都很大.电导率与活力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可用来快速筛选油菜耐湿性材料.  相似文献   
97.
《台湾农业探索》2006,(2):32-32
因应国际能源吃紧,以及当局发展生质能源的政策,台“经济部”和“农委会”达成共识,将扩大利用8 000公顷休耕农地,种植大豆、油菜、葵花子等作物,用于提炼生质柴油。台湾8000公顷休耕地转作  相似文献   
98.
99.
钾肥对低芥酸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有效钾(k)为42-65mg/kg时,在氮磷硼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氯化钾7.5-12.5kg,或于抽苔期施氯化钾,均能提高油菜(7501-1)的产量,含油率也有提高的趋势。对种子的粗蛋白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尤其是芥酸的含量影响有大。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的甘蓝型油莱高芥酸品种芥酸含量比外国的高芥酸品种高6~10%。本研究用两个中国高芥酸品种与一个加拿大和一个日本高芥酸品种杂交,其Fl与低芥酸品种测交。F2代和测交后代的分离结果表明,这些材料中的芥酸基因是等位的,也无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是复等位基因,因而很可能是同一的。这两类品种芥酸含量的差异可能与遗传背景或修饰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