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9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61.
地貌是黄土沟道中重力侵蚀发生的重要条件。基于对黄土沟壑区桥沟小流域的实地观测和DEM数据,从沟道侵蚀的垂直分带性、沟道地貌发育的阶段性、坡面坡度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流域地貌因素对重力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桥沟流域存在<20°、20°~32°、32°~42°、>42°四个类型的坡面,其中30°左右是梁峁坡的临界坡面,40°左右是坡积物堆积坡的临界坡面,42°以上可以作为沟坡的判定界限。对不同坡度坡面水流输沙能力进行对比,可以估算出桥沟流域典型坡面重力侵蚀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42%左右。  相似文献   
62.
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测定土壤水动力学参数,采用定点监测方法,在沟道中不同位置以及对照坡面进行土壤水分观测,分析了延安市典型治沟造地项目沟道造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阐明治沟造地工程对沟道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力学参数在沟道土层深度为40 cm附近发生了显著改变,0~40 cm土层土壤容重1.12 ~1.25 g·cm-3,导水率达到40 mm·min-1以上,入渗能力强,同时饱和含水率较大,40 cm以下土层土壤容重在1.5 g·cm-3左右,导水率在1.25~1.41 mm·min-1之间,入渗速率明显减小;(2)沟道土壤水分显著大于对照坡面,其季节变化稍滞后于降水的季节变化,整个生长季在15.76%~21.91%间波动,高出对照坡面5%左右,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层最低,为15.07%,160 cm土层最高,为22.84% ,深层土壤含水量优势更加显著;沟道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在0.131~0.234之间,相比较坡面,沟道表层以下土壤水分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100 cm以下土层变异系数在0.2左右,土壤水分变化活跃;(3)沟口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沟头,土层深度40 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长期达到甚至超过田间持水量。通过治沟造地工程水分综合调控体系,沟道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充足的生境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3.
流域机构作为建设单位,开展小流域坝系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涉及到传统理念的更新和已有管理体制的变革。对此,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应运而生,就小流域坝系建设管理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从“法人责任制”的实现形式、创建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招标投标机制的实施方法、资金运转程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新的做法,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库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了解决库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通过采用沟头、支毛沟、干沟及坡面的综合治理,实现相对就地拦截泥沙,从而达到控制库坝淤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在水土保持工程坡面水系沟道断面设计中计算洪水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公式,或同一公式应用不同的参数,导致结果差别较大。根据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与实际,提出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断面设计中洪水计算的两种方法:较大面积的修正推理公式法和较小流域雨洪计算公式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6.
黄土坡面侵蚀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黄土坡地坡面侵蚀过程包括降雨过程中的产流产沙过程以及相应的坡面形态变化过程。该文主要研究产流产沙过程。在对国内外已有同类成果分析的基础上,为弥补现有成果的一些不足之处,设计了室内黄土坡面侵蚀模拟实验。实验分10个组次对产流、渗流、产沙、沟道发育、沟与坡的侵蚀过程及其坡蚀量、沟蚀量、侵蚀过程中的微地貌现象直至坡形变化进行了详细测量与观察,获得了大量实测数据。关于坡面形态变化的讨论将在后文展开。本文及  相似文献   
67.
黄土残塬区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黄土残塬区的沟道由于地质地貌基础及土壤侵蚀强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按沟道开析状况可将沟道划分为开析型、半开析型和深切型 ,按地面割裂程度可划分为强度割裂型、中度割裂型和弱度割裂型 ,按主支沟状况可划分为主沟型、半主沟型和支沟型。沟头从发生学角度可划分为原生侵蚀沟头和次生侵蚀沟头两类 ,从目前的发育程度和活跃状况可划分为顶极型、遏止型和前进型沟头。对不同类型的沟道和沟头提出了积极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8.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沟道工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沟道工程建设王英顺,王允升(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ConstructionofGullyControlProjectforSoilandWaterConservationintheYellowRiver¥WangY...  相似文献   
69.
黑龙江省平原漫岗区侵蚀沟治理新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平原漫岗区地平沟深,沟道既宽又深长,汇流速度快,洪水来去迅猛,季节性洪水侵蚀严重,现处于中年发展时期,20世纪60~90年代沟道每年以300~500m的速度延伸,沟床每年以0 2~0 3m的速度下切。实践中探索出的削坡筑堤造林法、沟内栽植植物谷坊、修建拦沟式闸堤治沟新措施,均收到了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针对我国在沟道分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从沟道级别上既能反应侵蚀规律,又能进行同级之间类比,便于坝系布局,采用美国A.N.Strahler提出的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分级方法,该方法强调在一个流域内,最小的不分支的水道属一级水道,2个一级水道汇合后组成的新水道,称为二级水道,以此类推。在1/108地形图上进行分级。通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3条典型小流域坝系现状分析和坝系规划中的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按沟级分别布设不同规模的工程,便于坝系布局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使地貌研究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采用美国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进行沟道分级,研究水土流失规律、进行地貌几何定量分析和坝系规划,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