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9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屈建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43-7644
沟蚀是水力侵蚀中常见的侵蚀形式,对土地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在河南省黄土丘陵区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危害。从分析侵蚀沟道现状、成因和危害等问题出发,结合河南省黄土丘陵区侵蚀沟道和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提出侵蚀沟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特大暴雨条件下小流域沟道泥沙输移路径、泥沙连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讨水库溃坝的原因,为沟道防洪措施的布设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省子洲县"7·26"暴雨条件下小流域沟道泥沙连通情况为例,选取面积相近、形状相异的清水沟和蛇家沟小流域,对沟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将沟道分为坝地沟段和自然沟段,选取流域面积与形状系数、沟道比降,以及淤地坝的类型与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两个小流域沟道泥沙连通性的差异。[结果]在此次特大暴雨条件下,清水沟和蛇家沟的淤地坝大都呈现打开状态,由上游到下游清水沟泥沙连通性呈现较强的增长趋势,蛇家沟泥沙连通性则呈现先增长后减弱的趋势。整体上清水沟的泥沙连通性比蛇家沟的强,且清水沟流域的土壤侵蚀也较为严重。串联和混联坝系以及修建有卧管、竖井和排水渠的淤地坝防洪能力更强。[结论]流域面积、流域形状和沟道比降均影响着沟道泥沙的连通性,而淤地坝类型及分布是影响沟道泥沙连通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土丘陵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延安中尺度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简称延安试区)近30 a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做出初步的分析,利用1975,1986,1997和2003年延安试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得到延安试区的土地利用图.然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得到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分析,得出近30 a延安试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化方向、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近30 a问,耕地面积的总趋势是减少,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而林地和居民地面积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居民地和林地的年变化速率一直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向林地变化;林地的变化区域主要在南部林区,耕地和草地的变化在整个研究区域均有发生,居民地和水体的变化主要分布在沟道和河道两岸.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清水河流域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发展水平低、森林质量不高、退耕农户收入无保障、林区野生动物危害周边农作物严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河谷沟道川塬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沟壑密度调查应采取水文网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壑密度是评价小流域沟蚀程度的指标,具体地反映了小流域沟蚀轮廓。目前,对于沟壑密度调查,尚无统一规定,有方格网法,小斑号法等。这些方法虽能描述小流域沟蚀现状但不能为沟壑治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前期资料。水文网络法,从沟道发育入手,将大流域依沟道分布划分为若干小流域,结合工程布局进行调查,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相同,结论相同,而基础资料均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可随时调用。  相似文献   
16.
沟道不仅直接产生水土流失,而且还是水土流失的通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沟道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需认真解决的课题。沟道不同于坡面、田地,要想完全杜绝水土流失是不可能的。必须对沟头、沟岸、沟底、沟口采取多层次立体拦截方能奏效。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控制沟头延...  相似文献   
17.
砒砂岩区千沟万壑,光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为控制砒砂岩区支毛沟沟头的严重土壤侵蚀,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砒砂岩区开展大面积沟道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这是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生态建设的战略基石。给出了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可操作性工程技术、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实施计划,提出沙棘柔性坝必须进行平茬试验和乔木林替代试验,建议把皇甫川沙圪堵以上1 351 km2的流域作为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 Hydrology工具的沟道分级特征值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系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的沟道分级方法对淤地坝系的布设有重要影响。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典型流域岔巴沟流域为例,借助ArcGIS Hydrology工具进行沟道分级尝试,进而探讨了沟道分级特征值的选取。根据岔巴沟流域的特征值曲线,在布设小型淤地坝时选取特征值应在300 m3左右,中型淤地坝在500 m3左右,大型淤地坝在1000 m3左右。  相似文献   
19.
互助县西山流域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互助县西山流域沟道的基本状况,根据沟道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分析了西山流域沟道坝系工程的布置特点和相对水利单项工程的优点,认为水保坝系工程具有拦泥、水面养殖、有效解决人畜用水、改善交通、增加农民收益等效益,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崔继英  荣志 《吉林农业》2011,(12):228-228
水土流失普查包括土壤普查和侵蚀沟道普查两方面。主要任务是利用土壤侵蚀模型评价不同侵蚀类型的分布、面积和强度,利用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资料得到侵蚀沟道位置,通过野外调查和空间分析获取侵蚀沟道面积、数量与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