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30篇
综合类   797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军  刘斌  谢骏 《水利渔业》2005,25(1):63-65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干预池塘底泥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使泥水界面有机质减少,好氧层加厚,增加水体藻类多样性,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藻相,提高池塘溶解氧水平,促进有机污染物好氧分解,减少NH3、H2S、NO2^-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强化池塘自净功能,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72.
颜文钦  徐晓虹 《畜禽业》2005,(10):18-20
随着养猪场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猪场因此也逐渐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目前我国对猪场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显得非常滞后。本文分析猪场优先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并从生产流程角度探索减轻环境污染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及具体控制措施,提出了几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思路和模式,为实现养殖业持续发展,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73.
曾霖  王永红  宋炜  谢正丽  张惠 《中国水产科学》2022,29(10):1425-1436
为探讨铜驯化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氧化损伤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将体重为 (48.92±3.62) g 的大黄鱼暴露在铜浓度为 0 和 10 μg/L 的水体中 14 d, 再暴露在温度为 8 ℃的水体中 24 h。结果显示, 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尽管铜驯化对 ROS 和 LPO 含量不产生影响, 但铜驯化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 ROS 和 LPO 含量, 表明铜驯化加剧了低温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铜驯化相对对照组、低温胁迫相对对照组和铜驯化+低温胁迫相对低温胁迫中分别筛选到 2288 个、1425 个和 1382 个差异基因。GO 和 KEGG 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脂肪酸代谢、糖类有氧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的通路中。聚类分析表明, 低温胁迫上调了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 而铜驯化则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的这些基因表达调控产生了拮抗效应, 表明铜驯化通过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来降低大黄鱼的低温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铜污染物对大黄鱼低温胁迫耐受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4.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据FAO统计,1998年,中国占世界猪存栏头数的50.90%,占亚洲猪存栏头数的84.2%。生产的规模化、集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已经农村副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化化养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这些规模化猪场在生产优质猪肉产品的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猪的粪便,污水和排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等,一般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如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砂坏,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5.
自1999年以来,对汕头市近岸海域进行环境质量监测、赤潮监测监视,对主要海水增养殖区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质量、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海域环境进行监测,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进行定期监测。这些监测点基本覆盖了汕头市近岸海域、重要的渔业水域、主要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976.
养殖自身污染是指因为养殖活动自身因素导致养殖水体及其邻近水域污染物含量超过正常程度,使水体生态功能受到影响的水体情况。自身污染主要起源于养殖进程中固态和液态废物的排放,如残饵、动物粪便和排泄物以及固态物质的溶出成分等。除此之外,养殖进程中投放的肥料、消毒剂、抗生素和其余药物也是自身污染起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77.
1口蹄疫 牛口蹄疫是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口蹄疫通过牛和其他偶蹄类动物之间传染。 该种疾病由口蹄疫病毒所导致,病毒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创伤及配种等渠道传染。传播途径包括病畜间的接触,食用被病畜唾液、粪便、尿液、乳汁等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接触被上述污染物污染的褥草和用具等。  相似文献   
978.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植物增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银  王光辉  胡苏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74-5076,5108
目前,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状况愈发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有机物及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应用,包括螯合诱导修复、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等,最后提出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9.
将有机有毒污染物(PAHs和PCBs)含量较高的城市污泥直接施用于农田会导致土壤和农作物的二次污染,由于这些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差,采用生物处理难以有效去除。通过~(60)Coγ射线4 kGy以上剂量辐照,可使污泥中的有机有毒污染物(PAHs和PCBs)降解65%以上,从而达到污泥农用标准或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980.
《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国家实施计划》)近日已经由国务院批准。具体控制目标为:一是淘汰杀虫剂类POPs:禁止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六氯苯、灭蚁灵和毒杀芬的生产和进口。除有限封闭系统中间体用途和可接受用途的滴滴涕生产和使用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