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1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1835篇
林业   456篇
农学   1489篇
基础科学   557篇
  4148篇
综合类   8653篇
农作物   1318篇
水产渔业   533篇
畜牧兽医   1837篇
园艺   652篇
植物保护   419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811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790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153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不同施水平对鲜食糯玉米鲜果穗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施量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提高,淀粉、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2.
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酿造高粱肥合理高效利用,以晋杂22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6种肥施用量(0,75,150,225,300,450 kg/hm~2)对酿造高粱产量和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0~450 kg/hm~2,施用肥有效地增加了高粱产量和净利润,但随着施量的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其关系可表示为y=-0.037x~2+17.759x+5 874.41(R2=0.878 1)。随着施量的增加高粱肥偏生产力和肥利用率显著降低;素吸收效率逐渐降低;素利用效率大体呈下降趋势;当施量为225 kg/hm~2时,高粱产量、净利润最大,极显著高于不施处理,增产率达37.64%;肥农学利用率和肥偏生产力分别为9.96,36.42 kg/kg,肥利用率可达到38.70%,且平衡为3.07,大体上满足素平衡。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施量为225 kg/hm~2是酿造高粱晋杂22号实现高产、高效益、较高肥利用率的适宜量。  相似文献   
163.
水稻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近几年来,肥利用率却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增加水稻的产量,必须引进新的技术。该文通过结合云南景洪市勐龙镇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水稻节高产高效技术的具体实施策略,并应用于实践中,旨在为水稻种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4.
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为试验材料,以浓度均为75 mg/kg的NH_4Cl、KNO_3、NH4NO_3溶液为试验处理液,采用分解袋方法,通过对落叶施加不同形态外源的方式模拟沉降,研究不同形态外源对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素可以促进落叶的分解,外源对不同树种落叶分解的促进效果不同;广玉兰落叶在外源处理后分解率增加更为明显,161天后其各处理分解率均在马尾松落叶分解率的1.2倍以上。源形态对马尾松、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马尾松F=1 262.9 P0.01,广玉兰F=165.3 P0.01),其中硝态处理效果最好,161天后马尾松和广玉兰落叶的分解率分别为9.79%和13.02%。分解时间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5.
正油菜抽薹前的长势和长相对油菜产量影响很大。通过观察油菜叶色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油菜缺乏何种营养元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油菜健壮生长,为夺取油菜丰收打下良好基础。红叶全株发生顺序:先从老叶开始,然后向新叶发展。一片叶发生顺序,先从叶缘开始逐渐扩展至全叶。发生原因为缺,每亩可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铵15~20公斤。暗紫色缺磷时,植株叶片小,皱缩不平展,叶色深绿无光泽,叶柄紫色,最终成暗紫色的僵叶,严重的整株枯萎死亡。可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相似文献   
166.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模拟沉降处理下杜仲Eucommia uimoides皮和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等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A)-2.0 g·kg-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0%A;12~25 min,13%A;25~50 min,30%A;50~65 min,60%A);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2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等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整个实验期间,杜仲皮和叶中5种成分含量对施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响应,且随季节在变动。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可较好反映浙江高沉降区特色名贵药材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量(常规施量、1/3常规施量、1/2常规施量和2/3常规施量)对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产量、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量施不会影响番茄产量。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铵态、硝态含量;土壤铵态含量、硝态含量、EC值均随施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施用肥会降低土壤p H值,适当减量施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模式,施量为常规1/2即15 kg·(667 m~2)~(-1)时,不仅可以降低肥用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还能保证番茄产量,且可额外增加菜豆产量。  相似文献   
168.
氮肥对一年生杨树地径和苗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杨树扦插苗进行施肥,采用的是4个水平施肥量,不同时间调查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后确定2水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9.
一、目标指数公顷产量1.15—1.25万公斤,保苗6.0—6.5万株,公顷施肥总量:有机肥30立方米、尿素450—510公斤、磷酸二铵280—330公斤、氯化钾260—3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肥力好的地块可以参照低线指标,肥力差的地块可以参照高线指标。二、选地选择有排灌条件,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达到2.5%以  相似文献   
170.
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娟  谢春梅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61-61,71
经过反复实验,对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和要点:试剂的配制、保存,分析步骤中的加样、加液、滴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