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5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林业   510篇
农学   791篇
基础科学   338篇
  2720篇
综合类   5261篇
农作物   738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该试验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乙醇为溶剂合成氨基二氧化硅。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改性前后SiO 2进行表征,研究其对铬离子及染料直接桃红B12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25℃恒温振荡20 min,改性SiO 2吸附重金属离子Cr^3+效果明显,当其用量为0.04 g时,吸附率达99.01%,而相同条件下未改性SiO 2对Cr^3+吸附率只有25.13%;将其用于染料直接桃红B12的吸附,改性后SiO 2吸附率达91.97%,相同条件下未改性SiO 2的吸附率仅为34.23%。  相似文献   
72.
研究D101大孔树脂富集山竹果皮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D101大孔树脂富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总黄酮动态解析附的效果好于静态,动态解析附的最佳条件为:以流速2 m L/min上样30 m L 2 mg/m L的提取物,且用60 m L 70%乙醇以2 m L/min的流速洗脱,此条件下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由原先的57.8 mg/m L增加到174.2 mg/m L。  相似文献   
73.
筛选出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多糖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的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动态吸附及解吸试验,利用苯酚 硫酸法跟踪检测多糖质量浓度,以吸附率与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初步研究AB 8、LSA 5B、DM 18、CAD 40、LX 1、D941型大孔树脂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多糖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在6种大孔树脂中, AB 8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多糖的动态吸附率和解吸率最高,分别为54%和90%。说明AB 8型大孔树脂可以作为分离纯化多糖的材料。  相似文献   
74.
以磷酸法制备的不定型竹活性炭为原料,分析其脱除六价铬的过程,探讨吸附时间、温度、浓度和p H值对竹活性炭除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和温度的增大,竹活性炭对K2Cr2O7溶液的吸附量不断上升;溶液起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活性炭对六价铬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增大,且吸附速率与起始浓度成线性关系,速率方程为r=0.07835c-0.805。  相似文献   
75.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09-212
采用黄壤土,以室内土柱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不同种类有机酸(草酸、柠檬酸、乙酸)的不同浓度对土壤中磷的竞争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灌溉水中加入有机酸的土柱15 cm截面处的速效磷含量都大于对照组,这说明有机酸对磷向植物根系所在土壤层的迁移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5 cm和15 cm截面处磷的吸附量会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15 cm截面处速效磷的含量会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加入相同浓度有机酸的情况下,3种有机酸促进磷迁移效果为柠檬酸草酸乙酸。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主要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对NO气体的吸附性能特点,同时还分别介绍了单纯活性炭纤维、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活性炭纤维在吸附NO气体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7.
系列缓释尿素(实验肥1.2.3.4.5)是辽宁华锦集团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尿素改良品种。该型缓释尿素具有肥效期长,一次基施免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等量施肥增产增收和等产量节肥的功效。  相似文献   
78.
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酿造高粱氮肥合理高效利用,以晋杂22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6种氮肥施用量(0,75,150,225,300,450 kg/hm~2)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450 kg/hm~2,施用氮肥有效地增加了高粱产量和净利润,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其关系可表示为y=-0.037x~2+17.759x+5 874.41(R2=0.878 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高粱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逐渐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大体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高粱产量、净利润最大,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增产率达37.64%;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9.96,36.42 kg/kg,氮肥利用率可达到38.70%,且氮平衡为3.07,大体上满足氮素平衡。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施氮量为225 kg/hm~2是酿造高粱晋杂22号实现高产、高效益、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适宜氮量。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吉林地区马铃薯氮素利用和产量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效果,采用延薯4号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铵硝(NH4+∶NO3-)比例,处理分别为:0∶100(Y1)、25∶75(Y2)、50∶50(Y3)和75∶25(Y4),分析了氮素利用差异及成熟期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随着铵硝比例的增加,马铃薯的氮素利用提高,植株生长旺盛,高比例的铵态氮增施各指标均有降低。其中铵硝比为Y2时,植株中氮素累积量、氮效率、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最高,且茎粗和叶面积及产量性状最好,而Y1表现较差。Y2处理的氮素利用与生长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64,排序为1。可见,铵硝比的增加会促进氮素利用,进而改善植株形态建成,提高产量。本试验铵硝比25∶75为最优处理,可作为吉林地区马铃薯氮素高效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给土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寻找吸附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基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经煤、木、果和竹质4种生物炭处理后的残留量,并对其在阿特拉津溶液和土壤中的吸附动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10 mg/L的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的吸附效果较好,其吸附率为5.651%~68.42%;当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煤质活性炭在40 min时对阿特拉津溶液的吸附率高达23.49%;与对照组相比,当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土壤中阿特拉津经煤质活性炭处理42天后的残留浓度最低,活性炭吸附率达到91.39%。综上,煤质活性炭能有效降解溶液及土壤中阿特拉津含量,这将为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