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47篇
  346篇
综合类   73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利用吉林西部草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中,羊草不同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各器官中C、N、P元素的数据,采用简化主轴回归方法验证生长率假说,并对异速生长关系进行.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演替的进行,在N、P元素限制下,吉林西部退化草地上生长的羊草不符合生长率假说.羊草茎中N、P呈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羊草叶片中C、P以及N、P呈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其余器官中C、N、P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吉林西部退化草地中羊草的生长不符合3/4法则.  相似文献   
112.
农田排水中氮磷监测规范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和研究中,氮磷浓度水平的确定至关重要。阐述了农田排水中氮磷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样品的保存、运输和预处理技术,以及分析方法和实验室质量控制,为农田排水中氮磷监测的规范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钙质紫色土水稻氮磷锌配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4.
自70年代以来,具体一点说是从氮磷肥的推广使用以来,“祁红”的传统风格与品质已逐渐改变,主要表现在叶底和汤色趋于乌暗,香气明显下降,滋味变得淡薄。为探明其原因,并研究出对策,以确保“祁红”良好的国际声誉,笔者自80年代开始,就从土壤营养角度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是以9年的“祁红”标准样为研究对象,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施肥水平“祁红”的品质风格及化学成分组成。80年代中期,对“祁红”产区土壤理化性状和茶园肥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系统地测试了不同施肥水平下  相似文献   
115.
氮磷化肥配施对棉花产量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所建立的棉花施肥数学模型,揭示氮磷化肥配施在低产土壤条件下的棉花产量效应,并利用模型预测棉花经济合理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6.
李振炜  吴迪  于兴修  井光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69-7270,7312
[目的]揭示暴雨条件下沂蒙山区的氮磷流失特征。[方法]以沂蒙山区沂河上游的孟良崮小流域为例,对2010年8月12日一场暴雨的径流及氮磷流失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暴雨条件下产流迅速,降雨强度峰值出现于流量峰值之前;铵态氮(AN)和总氮(TN)浓度先变大后趋于稳定,硝态氮(NN)降雨初期无明显变化,后期逐渐变大并趋于稳定;水溶性无机磷(DOP)浓度呈锯齿状变化,水溶性有机磷(DIP)、水溶性全磷(DP)、颗粒态全磷(PP)和全磷(TP)浓度先变大后趋于稳定,浓度峰值出现于流量峰值之前;TN和TP输出浓度较大,远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结论]该研究可为沂蒙山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合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养殖池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周年变化的测定与比较,探讨异育银鲫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测定水体中总磷(TP)、磷酸盐(PO43--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NH4+-N)的含量.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TP含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10~1.00 mg/L,12月至次年2月的含量较低,仅为0.10~0.12 mg/L; PO43--P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3~0.67 mg/L,6-9月含量较高,为0.20~0.67 mg/L;NO3--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2~ 6.75 mg/L,最高值6.75 mg/L出现在8月、11月;NO2--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1 ~0.60 mg/L,8月呈现最高值(0.60 ±0.01) mg/L;NH4+-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37~ 2.90 mg/L,5-8月含量较高;溶解态无机氮(DIN)的全年含量为1.06 ~9.19 mg/L,从全年的氮平均含量进行考查,NO3--N、NH4+-N、NO2--N分别占DIN的56.63%、38.08%、5.29%;氮/磷在5月、11月出现2个峰值.说明异育银鲫养殖池塘的水体氮和磷的营养含量受光照、水温和鱼体活动等影响.  相似文献   
118.
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已越来越严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氮、磷营养元素的普遍过剩.水生植物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永生生态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因其生物量大、生长快等特点,对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去除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果,故而可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本研究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综述了3种生活型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指出了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基于过程监测的典型小流域径流氮 磷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沂蒙山区沂河上游典型小流域——孟良崮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原位定点连续监测试验,获取2010年7月至10月基流状态与降雨条件下的水质与水文过程数据,分析径流不同形态氮、磷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总氮(TN)和硝态氮(DNN)的含量均表现为跳跃式变化,铵态氮(DHN)呈波动性变化,次降雨后增加明显;TN的含量普遍高于2mg.L-1,其中DNN占TN的比例均大于50%,DHN所占比例不足7%。总磷(TP)和磷酸盐磷(PO34--P)的含量次降雨出现后均有所增加,且在汛期后基流状态下有明显增加趋势,TP的含量最小值为0.031mg.L-1,其中PO34--P所占比例为6.341%~91.904%。径流中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含量在次降雨过程中均表现为短时间内在径流量峰值后达到最大,之后迅速降低,且PN和PP的含量与泥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0.
氮磷比对两种蓝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下主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的生长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纯培养体系还是混合培养体系中,微囊藻在中氮磷比(N/P=4.5)下生长最好,颤藻在低氮磷比(N/P=0.45)下生长最好;氮磷比对藻类的种间竞争抑制参数能够产生明显影响,中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N/P=45)和低氮磷比时的1.38倍和1.35倍;而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则是在低氮磷比时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和中氮磷比时的2.22倍和4.02倍。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大于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而低氮磷比时则相反。根据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两物种的竞争结局可初步判断,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氮磷比时,微囊藻和颤藻不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