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67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85篇
  405篇
综合类   971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991.
以伏牛山区陶湾流域为研究对象,预测和评价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流域径流、泥沙、氮磷等的输出动态,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选取了5种农耕模式:传统翻耕、免耕、等高种植、留茬覆盖、免耕并留茬覆盖;5种施肥模式:现有量、85%现有量、70%现有量、50%现有量、35%现有量;5种降雨模式:干旱年、偏少年、平水年、偏多年和丰水年,得到125种模式组合。调试AnnAGNPS模型,输出125组合下的陶湾流域径流、泥沙、氮磷输出量。结果表明,免耕模式可以削减泥沙输出的34.9%,但却增加了径流、氮磷等的输出;施肥模式对径流和泥沙输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氮磷输出呈强正相关关系(R>0.95),50%现有量的L3模式可削减81.8%氮和63.7%磷;丰水年泥沙输出量为平水年的4.7倍,但氮的输出量与平水年差异不显著,磷的输出量略高于平水年;免耕与施肥模式相结合是陶湾流域削减泥沙和氮磷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白洋淀分散鸭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是导致其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据"减量化、就地处置资源化、养分循环"思路,提出湖心岛分散鸭养殖污染控制模式,主要包括:鸭粪收集系统(收集网、径流和冲洗水收集沟)、鸭粪沼气发酵与利用系统、沼液湿地净化和沼渣利用系统。选择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占地5 000 m2养殖1 500只鸭的湖心岛建立综合控制示范工程。2010年4~11月,示范工程在典型降雨日和非降雨日排水的COD、总氮、总磷分别为351 mg/L、74.2 mg/L、7.1 mg/L和214 mg/L、42.1 mg/L、5.3 mg/L,水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这是由于源头收集系统收集了陆上活动区40%的鸭粪,同时末端处理系统(沉淀池+人工湿地)对养鸭废水污染物的高效削减。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和剩余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能源和肥料加以利用。本文集成湖心岛分散鸭养殖污染控制模式简便、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研究多基质土壤混合层技术系统(multi‐soil‐layeringsystem,MSL)在水力负荷为50、100、200和300L爛m-2爛d-1条件下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初步探讨该系统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在4个水力负荷下,化学需氧量(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畅8%、72畅6%、59畅5%和33畅4%,微生物分解是MSL系统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畅1%、71畅0%、 30畅0%和18畅9%,硝化/反硝化作用是MSL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畅4%、 56畅0%、 39畅1%和23畅0%,基质吸附作用是MSL系统去除磷的主要途径;水力负荷对MSL系统处理养猪废水的效果特别是对氮的去除有很大影响,控制适当的水力负荷是提高MSL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MSL系统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是一种高效无动力的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巢湖流域水田作物水稻和旱地作物玉米进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了施用普通复合肥、控释复合肥和减量20%控释复合肥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与淋溶流失的影响。[结果]水稻和玉米氮磷的径流与淋溶流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初期,其中径流流失量均占总流失量的98%以上,而淋溶流失部分所占比例均不到2%,说明水稻和玉米营养盐的流失主要通过径流流失。相对于普通复合肥处理组,减量20%控释复合肥处理组水稻田氮磷的总流失量分别降低了60%和63%,玉米地分别降低了27.8%和34%,表明施用控释复合肥能维持作物生长后期较高的土壤养分,提高氮磷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雨季水稻和玉米的氮磷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对农田作物养分流失具有减缓作用,为控释肥的大面积推广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有机溶剂热回流法提取黄连中的小檗碱,并使用响应面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液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经过不同处理后黄连饮片中镉的含量和小檗碱含量来研究黄连中重金属镉的去除。结果表明,黄连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3%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62℃,固液比1:11,提取次数2次,每次1 h;重金属镉去除的工艺以3%氨水6 h+3%NH4NO36 h混合处理效果最佳,镉含量为0.037 6 mg·kg-1,小于0.3 mg·kg-1。小檗碱含量为8.0%。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出水,研究了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特性,以筛选出最优的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工艺.结果表明,混凝出水总磷去除率达96.30%,总氮、氨氮出去效果较差.采用混凝-活性炭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92.59%、76.97%、33.40%,总氮、氨氮浓度不能达到景观用水回用标准.混凝-沸石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87.04%、86.17%、65.20%,去除效果好,浓度均达到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因此,选用混凝-沸石吸附联合处理工艺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为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保障再生水水质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西湖名胜区茶园地表径流水的氮磷流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代表性茶园地设置径流小区,研究常规施肥条件下茶园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及其氮磷流失状况。结果表明,1年的观察期内(2010年7月-2011年6月),自然降雨条件下常规施肥茶园地表径流总氮平均浓度为5.5 mg.L-1,总磷平均浓度为0.5 mg.L-1,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可溶性氮是茶园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氮磷流失量、径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种氮素形态之间也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要避免下雨前施肥、少施肥料和挖沟施肥来减少氮磷的流失。  相似文献   
998.
孙瑞娟  王德建  林静慧  杨林章 《土壤》2009,41(6):907-911
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开展了稻麦轮作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水稻田面水及渗漏水中N、P变化规律影响的研宄.结果表明,水稻施肥后的一定时期内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NH_4~+-NO_3~--N与N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伴随着3次施肥呈现出3个峰值,田面水中DTN以NH_4~+-N为主.80 cm深处渗漏水的DTN、NH_4~+-N、NO_3~--N浓度均是施肥处理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没有显示与施肥量的相关性.田面水中溶解性总P(DTP)在整个生育期内与猪粪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当猪粪用量超过鲜重40 t/hm~2时,渗漏液中DT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过量有机肥施入土壤后,P素不能被作物立即吸收,也不易被土壤固定,随渗漏液进入地下水,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999.
几种植物去除污染水体中养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城市尾水和人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静态培养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对城市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以及它们在不同磷浓度条件下对不同形态氮素去除效果研究,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治理富养分污染水体的植物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菜(Ipomiea aquatica)、酸模(Rumex acetosa)、莎草(Cyperus glomeratus)3种植物都能很好地吸收尾水中的营养物质,且生长状况良好.经3种植物处理的城市尾水,其氮、磷浓度随水培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莎草、酸模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达90%以上,其中莎草最高,达93.4%;空心菜对全磷的去除率最高达76.9%.NH_4~+-N在处理前期变化显著,且莎草的净化效果最好达94.4%;污水中NO_3~--N含量随着水培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在试验后期NO_3~--N又有所增加.酸模去除NO_3~--N效果最好,达65.4%.另外3种植物对NH4+-N和NO_3~--N都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并且优先吸收NH_4~+-N.且从对于NH_4~+-N和NO_3~--N净化效果看,莎草>酸模>空心菜.  相似文献   
1000.
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的绩效评价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州市武进区陈巷浜、西大河浜2处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态氮(NH3-N)、悬浮物(SS)5项主要指标,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进行了绩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项工程的出水水质平均CODCr为42.2mg·L-1,TN为4.3mg·L-1,TP为0.2mg·L-1,NH3-N为0.8mg·L-1,SS为16mg·L-1,5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