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67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85篇
  405篇
综合类   971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951.
研究了不同氮磷组合肥料水平下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生长和克隆繁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短穗兔耳草的匍匐茎数、茎生叶数、匍匐茎长、分株叶片数、分株根长、分株高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在处理组3水平下,各个生长指标的量最高;鹅绒委陵菜的分枝密度、平均分枝长度、间隔子长度、分株数、总生物量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施入氮磷组合肥料对鹅绒委陵菜的根系膨大率和球根率也有显著影响,在处理组4水平下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952.
以金花猕猴桃为试材,观测不同基质对扦插苗根系性状和叶片性状的影响,以筛选出金花猕猴桃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金花猕猴桃生根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以在培养土为基质的生根率最高,达93.02%;其次是珍珠岩+河沙(84.31%),河沙+苔藓(70.89%);生根率最低的基质是石英砂,仅42.04%。在培养土基质中,扦插苗的根长、根粗、侧根级数、根系干重、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等指标均表现最优,长势明显优于其他基质,且扦插苗一年内可形成径粗0.8~1.0 cm、高1.5 m以上的植株。因此,培养土是金花猕猴桃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953.
通过非灭菌土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Glomus versiforme(GV)和Glomus mosseae.(GM)两种AM真菌对油茶幼苗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的吸收均有影响。在接种后7个月时,GV和GM均可显著提高油茶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6.5%和72.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0.5%和131.3%;GV对植株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与对照株相比未见差异,但却极大地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量,接种GM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和茎粗,对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两种真菌均降低了油茶幼苗全株的氮含量,对全株的磷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GV显著提高了油茶幼苗根部的氮含量,而降低了幼苗茎、叶中的氮含量:接种GM和GV均增加了根、茎中的磷含量,而降低了叶片中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954.
<正>氮主要以蛋白质、肽、氨基酸等形态被动物所利用。各种含氮营养素一部分沉积于体内供机体利用,其余部分则以粪氮和尿氮的形式排出体外。由于动物排泄的粪便水分含量较高,同时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及各种代谢酶,加速了动物排泄物中氨气的产生与挥发,同时多数来源于含氮化合物的含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含硫物也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挥发性含硫气体。  相似文献   
955.
李丹  付玉嫔  杨卫  祁荣频  吴涛  徐亮  尹艾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17-3219,3230
[目的]研究氮、磷营养对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沙培盆栽试验,设置低氮、低磷、缺磷3种营养液处理水平,以平衡营养液处理为对照,研究云南松幼苗针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及其幼苗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下降;缺磷、低磷处理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尤其是缺磷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对照的2.3倍,低氮处理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以磷的缺乏时更为明显,而氮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生物量的影响则表现为,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全株干重均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显著,根冠比则不同,缺磷、低磷时根冠比高于对照,低氮处理时则低于对照。[结论]磷缺乏比氮缺乏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影响更明显,云南松幼苗对氮胁迫比对磷胁迫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956.
[目的]研究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磷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通过对滇池流域19个点位不同土壤剖面养分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了滇池流域土壤养分含量的水平垂直空间分布、养分运移流失规律和影响因子与养分含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滇池流域土壤质地以壤质黏土为主,这决定土壤养分易随地表径流或渗漏流失。其中,NO3--N的流失潜力是渗漏方式;NH4+-N和Olsen-P的流失潜力是径流和渗漏2种方式。滇池流域土壤NH4+-N、NO3--N和Olsen-P含量高,耕层(0~20 cm)土壤含量分别为124.11、342.42、109.93 mg/kg,养分含量盈余;总体而言,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0~20cm耕层土壤NH4+-N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显著高于亚表层;NO3--N在0~40 cm土壤剖面中存在2个浓度累积峰,40~60、60~80、80~100 cm土壤剖面NO3--N含量极低,接近痕量;0~40 cm土层土壤Olsen-P含量显著高于40~60、60~80、80~100 cm土层,耕层(0~20 cm)土壤Olsen-P含量高达109.93 mg/kg,已超过土壤磷素淋溶的"突变点",磷素渗漏流失的风险大。滇池流域不同点位各土层间NH4+-N、NO3--N和Olsen-P含量差异极显著;土壤pH值、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和土壤质地等指标在不同点位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解释滇池流域不同点位氮磷的流失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7.
降低盐度(TDS)对制药废水活性污泥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贞晟  刘锐  张永明  余彬  陈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7-10788
以盐度约2%的某制药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盐度分别降低至1/2、1/4、1/8后COD去除率、MLSS、MLVSS的变化以及VSS/SS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盐度不能提高COD的去除率;微生物主要通过排出细胞内的无机组分来适应盐度的降低;VSS/SS与盐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58.
针对浙江省杭嘉湖区域养猪场废水排放所造成的农田和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渐严重的状况,本研究构建了以盘培牧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沟渠来降解流经沟渠的养猪场废水,观测了养猪场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在盘培高羊茅和盘培多花黑麦草所构成的生态沟渠中的沿程降解梯度变化。结果表明:盘培高羊茅对养猪场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Cu、Zn、Cd的吸收降解能力都要强于多花黑麦草。在铺设盘培牧草的600 m沟渠中,3种重金属污染物指标在靠近污水入口处的300 m沟渠内降解速度较快,而在远离污水入口处的后300 m沟渠内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959.
本文研究了暗棕壤条件下氮、磷施肥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施用比例显著影响长白落叶松播种苗苗高、地径和主根生长;过量供氮并没有造成苗木徒长,而是通过加剧氮磷供应的不平衡来限制养分的均衡吸收,抑制苗木生长;在本试验地土壤有效氮富集而有效磷缺乏的条件下,长白落叶松播种苗适宜的施肥管理措施是控制肥料施入,...  相似文献   
960.
高寒旱区春油菜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青海省旱地进行春油菜"青杂5号"需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春油菜生育期中干物质累积量随植株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结角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高峰,为9 951.00 kg/hm2.春油菜需氮期主要在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磷、钾养分在开花期、成熟期吸收积累增加;每生产100 kg春油菜籽粒吸收氮7.98 kg、磷1.22 kg、钾8.03 kg,氮、磷、钾比为1:0.15:1.01.春油菜苗期和抽薹期氮磷钾的积累分配中心都为叶片,开花期为茎秆;结角期氮磷钾的分配中心转移到角果,此生长期钾素还大量积累在茎秆中;成熟期氮和磷分配中心转移到籽粒,钾为茎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