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83篇
  免费   1737篇
  国内免费   3016篇
林业   3727篇
农学   3383篇
基础科学   3437篇
  5787篇
综合类   25681篇
农作物   2301篇
水产渔业   2267篇
畜牧兽医   11446篇
园艺   3392篇
植物保护   1115篇
  2024年   403篇
  2023年   1472篇
  2022年   1737篇
  2021年   1914篇
  2020年   1988篇
  2019年   2170篇
  2018年   996篇
  2017年   2043篇
  2016年   2360篇
  2015年   2090篇
  2014年   3462篇
  2013年   4127篇
  2012年   5153篇
  2011年   4744篇
  2010年   3959篇
  2009年   3786篇
  2008年   3899篇
  2007年   3304篇
  2006年   2326篇
  2005年   2180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181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34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为“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学时少、实验任务固定、学生依赖性强、对课程兴趣度不高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中,将原有课程扩展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课前:教师推送预习材料、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课中:教师辅助指导、学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课后:教师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减轻教师的重复性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2.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双季稻区水稻过量施肥带来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问题,设计不同品种氮肥梯度大田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早稻冠层数字图像,研究不同色彩参数及早稻氮素营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立双季早稻氮素营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氮肥处理下图像色彩参数差异不大;拔节期数字图像参数对氮素营养指标敏感;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图像参数INT与水稻氮素营养指标构建的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分别为0.895 7和0.924 7;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品种对于模型的构建影响不大,以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的叶片氮浓度(LNC)模型和以INT为敏感色彩参数构建的叶片氮积累量(LNA)回归模型效果最优,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则效果不佳。早稻冠层RGB颜色空间敏感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相关性较好,可以实现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诊断。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4.17%, 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2)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常规粳稻增幅最大,并显著增加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3)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吸氮量平均增加21.2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 FACE和对照均以常规籼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7.3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略大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4)FACE处理降低了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平均下降0.105个百分点,常规粳稻降幅最大。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成熟期平均增加23.95%,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增加10.79%、13.93%,但常规粳稻下降了9.60%;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群体吸氮强度,平均增加22.29%,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影响;FACE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108.90%,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植株干物质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穗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对成熟期总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育天数、茎鞘叶吸氮量、移栽-分蘖和分蘖-抽穗阶段吸氮量;6)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前者平均增加24.16%,常规籼稻增加最多;后者平均降低4.7%,常规籼稻降幅最大。结论 FACE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4.
《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是培养涉农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对《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如何满足新农业建设要求进行探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5.
76.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常引起肺炎,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引起肺炎的致病菌之一。2019年2月,福州某动物诊所接诊1例比熊犬。临床检查该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体温偏高,精神沉郁。血常规化验结果表明,该患犬身体患有炎症,并有轻微脱水;CRP检查结果表明,该患病犬体内有严重的细菌感染;X光片结果显示,肺部有均匀一致的大片密度增高阴影;该患病犬气管狭窄、患肺炎;取鼻腔分泌物姬姆萨染色镜检观察视野内有蓝色、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细菌;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确诊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通过对该患病犬对因治疗,结果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77.
《杂交水稻》2017,(2):72-81
以F优498为材料,设置淹灌和控制性间歇灌溉方式以及5种施氮水平共10个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较淹灌模式产量平均提高3.22%,其增产原因是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淹灌模式能够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从而保证产量不显著降低。与淹灌模式相比,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能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的氮素积累,促进茎鞘氮素转运,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生产力。综合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淹灌模式下施氮量180 kg/hm~2表现较好,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下施氮量135 kg/hm~2节水节肥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8.
为对乌鲁木齐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应用RT-PCR方法对疑似感染PRRSV猪的组织脏器进行PRRSV GP5基因的扩增,将阳性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病毒分离株GP5基因全长均为603 bp,与JXA1株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美洲株的同一基因亚群。本试验结果为掌握乌鲁木齐市PRRSV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渔业船员的基本情况及船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指出了渔业船员管理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加强渔业船员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