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6篇
  23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6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晋中榆社一带肉鸡饲养发展迅猛,启动初期受条件所限,养殖户大多利用闲置民房,地面铺垫料,安装火炉,冬天加门帘、塑料布封闭窗户等简陋设施完成饲养.进入冬季,这种方式暴露出的缺点尤为严重,肉鸡腹水症、呼吸道病增多,生产速度变慢,效益下滑.  相似文献   
382.
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土壤氧气和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良土壤通气性,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已广泛应用。干湿交替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协调土壤水分与氧气之间的平衡。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在水稻生育后期进行干湿交替处理,同步监测稻田5 cm土层土壤氧气、水分及温度的变化,以探讨稻田土壤氧气和水分运移变化规律及其互作关系,为进一步揭示干湿交替灌溉技术的内在生理机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时,基本监测不到土壤含氧量;而稻田土壤在慢慢变干的过程中,5 cm土层土壤体积水分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氧气含量逐渐升高。在花后19 d、24 d、29 d,当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下降为25.4%、25.1%、24.7%时,土壤含氧量则分别上升到17.5%、17.4%、17.4%。在水稻生育后期不同阶段,土壤氧气含量的日变化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谷值一般出现在14:00—15:00之间;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呈波动式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一般出现在15:00—16:00之间。从上午8:00到下午17:59,当土壤温度升至峰值时,土壤水分含量较低,而土壤含氧量开始升高。水稻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氧气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土壤氧气与土壤温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干湿交替条件下,水稻生育后期稻田土壤中的水分和氧气含量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通过适度的干湿交替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水稻根系周围的土壤水分和氧气的平衡。  相似文献   
383.
为了研究纯氧气/液混合装置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对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气/液混合装置的氧气吸收效率(absorption efficiency,AE)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比(gas to liquid ratio,G/L)变化在0.333%~3.333%(O2流量0.57~5.70 g/min)之间时,气/液混合装置的平均氧气吸收效率变化在94.001%~36.049%之间。当G/L=0.667%(O2流量1.141 g/min),在30.5℃、26.3℃、22.9℃和19.2℃水温条件下,气/液混合装置的氧气吸收效率别为87.833%、90.451%、93.606%和94.001%;其中,试验水温为19.2℃时,AE达到最大(94.001%),混合器出水溶解氧浓度达13.36 mg/L。当G/L大于或小于0.667%时,AE均随G/L的变化而降低;各温度组AE值的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AE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4.
近几年,银杏种植由传统的零星栽培,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发展,叶用银杏园、丰产园面积逐年增加.银杏采叶园内间作木耳,木耳子实体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补充银杏光合作用所需,银杏光合作用为木耳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木耳菌糠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银杏生长,银杏为木耳生长提供阴凉的气候,两者相得益彰,双获丰收.  相似文献   
385.
在全自控人工气候室内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湿度下稗草对大豆根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稗草在每盆3株的密度下,使播后53~63天淹水期间及淹水期后一天的大豆单株根瘤固氮量平均分别比无草对照提高了16.6%和30.0%,在每盆10株的密度下分别使其比无草对照提高了34.2%和67.5%。播后30~70天,在不淹水的情况下,稗草在每盆3株和10株的密度下使其所在处理的平均日蒸发蒸腾量分别比无草对照增加了23.8%和50%,从而削弱了水分对大豆植株的供应;而当土壤水分供应水平从其田间持水量的80%降低到35%时,大豆根瘤的氧气传导速率从0.38cm·s~(-)下降到0.20cm·s~(-1),净光合速率从18.81mg·dm~(-2)·h~(-1)降低到4.04mg·dm~(-2)·h~(-1);每盆10株稗草对大豆单株根瘤重量及每克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则分别从8.2%和17.0%升高到18.3%和19.6%,其对大豆单株根瘤固氮量的抑制率也随之从21.5%上升到33.1%。  相似文献   
386.
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可以明显地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日光温室黄瓜-平菇-黑木耳-草菇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效益成倍提高.该模式的优点是:黄瓜、平菇共生期温度要求基本相同,黄瓜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平菇放出二氧化碳,又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同时,平菇、黑木耳下脚料是生产草菇的优质原料,草菇下脚料又是优质有机肥,可提高温室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该模式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87.
漫话森林浴     
“森林浴”一词虽源于日本 ,其理论却是主要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许多欧洲国家中 ,森林早已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欧洲人的传统生活一直与森林密不可分 ,居住的地方无论乡村或城市 ,都建有森林公园。而欧洲孕育出许多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艺术家以及文学家 ,分析起来也与他们热爱森林、热爱大自然有关。德国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森林疗法 ,让患者进入森林疗养。由于森林中含有丰富的氧气、阴离子及芬多精 ,长久以来为医学界证实有益于人体。森林浴与海水浴、日光浴、温泉浴一样 ,都是自然浴。然而相较于其它三者 ,森林浴更为温和 ,…  相似文献   
388.
文章介绍了实用型氧气发生剂的特点:在有水存在时,可在较长时间里连续稳定,均衡地发生氧气;有效氧利用率高,可调控水生生态环境,具有使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并报道了实用型氧气发生剂在鲜活水产品贮运,缺氧急救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89.
<正>1.用药不规范造成伤害事故笔者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使用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消毒,十几斤的的强氯精粉剂倒入一个容器,加水时发生爆炸,当时幸亏躲闪及时,未造成大的后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在容器中加适量水,再分次加入药物,搅匀后泼洒。  相似文献   
390.
为获得适用于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低能耗和低排放的堆肥氧气供应参数,采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模拟受控条件下的气体供应,以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为堆肥原料,通过设置氧分压为5%(T1)、15%(T2)和30%(T3)的3个处理,探究氧分压对堆肥理化性质及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有助于物料快速降解和堆体升温,堆体最高温度(65.95 ℃)和高温期持续时间(14 d)高于其他2个处理;T2处理NH3累积排放量分别比T1和T3处理减少了65.35%、24.01%。相关性分析表明,O2浓度、EC、C/N、NH4+-N是影响恶臭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综合堆肥理化指标和恶臭气体排放情况,氧分压为15%可以同时缩短堆肥周期和减排臭气,研究结果可为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中有机循环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