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80篇
  免费   1596篇
  国内免费   2125篇
林业   2846篇
农学   1602篇
基础科学   1030篇
  1877篇
综合类   13560篇
农作物   1394篇
水产渔业   752篇
畜牧兽医   6044篇
园艺   1024篇
植物保护   1772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940篇
  2021年   1079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1242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37篇
  2016年   1343篇
  2015年   1262篇
  2014年   1604篇
  2013年   1701篇
  2012年   2109篇
  2011年   2131篇
  2010年   2048篇
  2009年   2074篇
  2008年   1874篇
  2007年   1732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1197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及简要评述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回顾了土壤水分研究的进程及取得的一些成就:从最初的形态学观点到现在的能量观点;从简单研究逐步发展为一门学科,再到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日趋理论化同时注重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研究领域的扩展等等。同时指出了当前土壤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土壤水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2.
汪俏梅  胡家恕 《园艺学报》2003,30(3):286-286
Glucoraphanin (4-甲基亚磺酰丁基芥子油苷 )在青花菜中含量丰富 ,其降解产物Sulforaphane具很强的抗癌活性。本试验以‘Marathon’青花菜为试材 ,将新鲜花球切成小花球后用 10 0mg/L的NaClO表面消毒 1min ,清水洗净。分别取 6 5 0g花球置于 0℃、 5℃和 10℃冷藏 ,并在 5℃下进行 5种气调处理 :1)Air,2 )Air+10 %CO2 ,3)Air+2 0 %CO2 ,4) 1%O2 ,5 ) 1%O2 +10 %CO2 。每一处理分别在处理当天、处理后 3、 6、 9、 12d取样 5 0g ,真空冷冻干燥 ,并研磨成粉末状贮藏于 4℃待用。将 0 .2g冷冻干燥样品在沸水中煮 10min ,35 0 0g离心 5m…  相似文献   
123.
‘三棱榄''橄榄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 材料与方法选取广东优良鲜食橄榄品种‘三棱榄’,2001年12月6日采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富集香气成分(鲜橄榄果肉于15℃下捣碎后取样1.0 g放入4 mL聚四氟乙烯硅橡胶垫密封螺口玻璃瓶中,插入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头于室温25-30℃顶空取样2 h),用美国Finnigan TRACE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气相色谱柱为DB-1弹性毛细管柱30 m×0.25 mm,载气为He(99.99%),流速1.0mL/min。程序升温从40℃开始先保持10 min,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50℃保持10 min。质谱条件: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50℃,质量范围35-450 aum,不分流进样。2002年12月18日采样重复分析。  相似文献   
124.
通过莰-2-基脲与芳香醛缩合制得中间体亚胺后再与仲亚磷酸酯反应得一系列标题化合物A或由莰-2-基脲、芳香醛和仲亚磷酸酯一锅反应得到A.中间体亚胺与标题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IR、1H NMR、31P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A对水稻发芽表现较好的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25.
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体金标记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研究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ft mosaic virus,MDMV)的机制。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需要辅助成份-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的参与。在电镜下观察到HC-Pro可以与MDMV粒子结合。用FITC标记的HC-Pro抗体和MDMV抗体证明,HC-Pro可以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而MDMV粒子不能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必须在HC-Pro的辅助下才能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这为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起桥梁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MDMV粒子主要吸附在蚜虫口针的尖端和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126.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7.
10%多·三环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的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甲醇+水+氨水为流动相,C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多菌灵和三环唑,结果表明三环唑和多菌灵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9和0.087,变异系数分别为0.87%和0.5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100.8%,线性关系分别为0.9994和0.9992。  相似文献   
128.
以3-氨甲基吡啶和2-氯-5-氨甲基吡啶为原料先与2-氰基-3,3-二甲硫基丙烯酸乙酯反应得到中间体2a和2b,不经分离,直接与脂肪胺反应,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开环类吡虫啉结构化合物3.所有目标化合物(包括2a和2b)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并对其构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9.
β- 氨基丁酸诱导甜( 辣) 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用β- 氨基丁酸( DL-β-aminon-butyric acid, BABA) 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 1 000 g/mL) 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 诱导处理后3 d 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 d 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0.
红肉脐橙果肉中主要色素的定性及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徐娟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2,29(3):203-208
 运用薄层层析法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 确定红肉脐橙果肉中含有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两种主要色素, 它们在液相色谱图中占总峰面积(计溶剂峰) 的73. 57 %~77. 78 % , 番茄红素占55. 36 %~58. 49 % , β- 胡萝卜素占18. 21 %~19. 9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标样制作标准曲线, 测定果实发育及室温贮存过程中色素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该脐橙果肉中的番茄红素在成熟期含量最高, 达109. 67μg·g-1DM, β- 胡萝卜素此时也达到最高值(15. 52μg·g-1DM) ; 番茄红素的含量在采收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采后30 d 有显著升高) , 说明果肉中存在类胡萝卜素采后合成的现象; 贮存4 个月后, 番茄红素含量急剧降低至最高时的1/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