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307篇
基础科学   90篇
  502篇
综合类   2567篇
农作物   204篇
水产渔业   629篇
畜牧兽医   2159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49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就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藻液及各组分对鳀鱼(Engraulis ja 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鳃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对赤潮异弯藻的敏感性时期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肠期前的发育卵和初孵仔鱼对赤潮异弯藻较其他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在同等条件下藻细胞内容物对鳃鱼早期发育各阶段的毒性最大,其次是藻细胞碎片和藻液,去藻过滤液的毒性最小。暴露在高浓度90000c/ml藻细胞内容物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4%;而在同浓度的去藻过滤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75%。藻细胞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对鳃鱼仔鱼96hI。C∞分别为2818、6760c/mL.  相似文献   
99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氯羟吡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羟吡啶(clopidol)化学名称为3,5-二氯-2,6-二甲基-4-羟基吡啶,是一种抗球虫药,毒性小,对鸡、兔的球虫病均有较好效果。该药价格便宜,故在国内养殖业应用广泛。农业部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规定,其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鸡配合饲料125mg/kg,兔配合饲料200mg/kg,饲用方式为混饲,休药期5d,蛋鸡产蛋期禁用。  相似文献   
993.
应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膜下滴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突变理论,利用初始模糊隶属函数和突变级数,将突变理论与模糊分析结合起来,对膜下滴灌灌溉模式进行多层目标分解,根据归一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灌溉模式的总突变级数值,实现了对膜下滴灌多种灌溉模式的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的棉田试验中,对9种灌溉模式进行了评价。与传统评判方法相比,避免了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节水灌溉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在哺乳期的前期.奶牛需要增加大量的能量摄入以满足牛奶的分泌。这其中包括饲料的摄入量的增加和体内脂肪的转化。但是.过多体内脂肪的消耗就会使体内糖类和脂肪的代谢失衡.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酮症。酮症是一种代谢混乱.主要发生在产仔后的2~7周。有报道显示,哺乳期奶牛患酮症的比例为0.011~0.092,要是将亚酮症(subclinical ketosis)状态的奶牛也考虑进去的话.这一比例将会升至0.120-0.34,由于酮症会增加治疗费用,减少牛奶产量,降低牛奶质量等负面影响,而使奶牛养殖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曼-肯德尔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1956—2019年逐日气象要素值。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整体呈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年度潜在蒸散发在1982年发生突变;各季潜在蒸散发变化明显,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5月、12月—次年2月、6—8月、9—11月;除1956—1982年12月—次年2月,1982—2019年9—11月、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有所增长外,剩下时段都呈减少趋势,1982年为各季的突变点。潜在蒸散发转折点为1982年;1982年前,年度潜在蒸散发距平占主导;1982年后,负距平占据主导,2008、2015年发生两次较大的波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年潜在蒸散发变化主要取决于日照时间、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各季潜在蒸散发主要是由各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具有季节性差异;1982年以前,6—8月、9—11月潜在蒸散发的减少和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仅与平均风速的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996.
以青鳉受精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抗冻液EFS40和EFS60对5个不同发育期的胚胎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青鳉的囊胚期胚胎对EFS40和EFS60的毒性耐受力最差,在EFS40 和EFS60中处理2 min后的成活率分别为41.7%和35.6%,孵化率分别为38.2% 和31.9%,与对照组成活率(96.7%)与孵化率(93.3%)差异极显著(P<0.01);6肌节、16肌节和24肌节胚胎对EFS40 和EFS60的耐受力依次增强;发眼期胚胎的耐受力最强,其胚胎在EFS40中处理30 min后的成活率仍为93.3%,孵化率为77.3%,其余各时期胚胎成活率均显著地降低(P<0.01),发眼期胚胎在EFS60中处理20 min的成活率为75.9%,孵化率70.6%,其余各时期胚胎的成活率都显著地降低(P<0.01).各时期的青鳉胚胎在EFS40和EFS60中都随着毒性处理时间延长其成活率和孵化率逐步降低.EFS60对青鳉胚胎的毒性大于EFS40.  相似文献   
997.
为评价疏浚、吹填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悬浮物对南海区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影响,根据《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致死毒性的测定》方法,对南海区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物毒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区海水中底泥悬浮物浓度超过10mg/L,持续12h,对凡纳滨对虾仔虾产生一定的致死效应。底泥悬浮物浓度超高80mg/L,且持续48h以上,将对仔虾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全部仔虾的死亡。根据仔虾的死亡概率和底泥悬浮物浓度对数,分别计算出12h、24h、36h、48h的半致死量(LC50)为54.56、40.29、25.89、19.18mg/L。  相似文献   
998.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 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 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 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优化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细胞制备方法和原代培养条件,采用3种细胞活性检测技术,比较分析了苯并(a)芘(B[α]P)对栉孔扇贝鳃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栉孔扇贝鳃组织在1%青霉素–链霉素(双抗)和庆大霉素消毒10~30 min内,原代培养鳃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消毒30 min时,镜检无染菌现象,细胞状态良好。胰蛋白酶消化时间对鳃细胞收获量影响显著,在消化15~25 min内,鳃细胞存活率较高,胰蛋白酶的最佳消化时间为25 min。在150~300 g相对离心力作用下,鳃细胞形态和存活率存在明显差异,在150 g时,存活率和细胞完整性较好。添加胎牛血清(5%~20%)在6~12 h内鳃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培养24 h时,5%和20%处理组存活率显著下降,10%和15%处理组存活率无明显变化。台盼蓝拒染法细胞活性检测表明,B[α]P对栉孔扇贝鳃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CCK8试剂法得出,仅在16 μg/mL最高浓度下,鳃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而中性红比色法显示,鳃细胞毒性作用与B[α]P浓度、染毒时间呈正相关性。研究表明,栉孔扇贝鳃细胞最佳制备方法:消毒30 min、胰蛋白酶消化25 min、相对离心力为150 g、原代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为最佳。同时,中性红比色法可以作为评价B[α]P对栉孔扇贝鳃细胞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较多高坝的泄水底孔采用深水短洞有压进水口型式,选用偏心铰弧门及相应的突扩突跌衔接布置,突扩跌坎体型突变,水流条件复杂,其水力特性是影响底孔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Souapiti水电站泄流底孔单体模型试验,对短洞有压进口底孔突扩突跌水力学特性及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得出了底孔流量系数在0.88~0.9范围内、突扩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