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态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通过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生态因素分析,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的京尼平甙、绿原酸、桃叶栅瑚甙、总黄酮含量最高,慈利地区的京尼平甙酸含量最高;洛阳地区的京尼平甙含量最低,宜昌地区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京尼平甙酸含量最低,但杜仲胶含量最高,从而说明了生态因素也是调控次生代谢物的重要因素。对各生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 有效态) 与杜仲( 叶) 中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 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以两者为主因素各进行的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不一致。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贵州遵义、湖南慈利、陕西略阳、四川通江4 个地区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植物次生代谢物丁布对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利用人工饲喂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丁布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高浓度丁布可以显著降低苜蓿斑蚜存活率、繁殖率和体内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相比,苜蓿斑蚜取食800μg/mL丁布72h后,成蚜存活率下降了53.06%,繁殖率下降了53.82%,若蚜存活率仅为35.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浓度丁布混合饲料均显著抑制了成蚜体内氨肽酶(APs)、胰凝乳蛋白酶(CTP)、胰蛋白酶(Tr)、总蛋白酶(Pr)活性,在高浓度下最为突出,与对照组相比,苜蓿斑蚜取食含有800μg/mL丁布72 h后,Aps、CTP、Tr、Pr活力分别降低了61.5%、67%、65.1%、55.9%。表明丁布作为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可显著降低苜蓿斑蚜存活率和繁殖率,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3.
杨鸿 《中国果菜》2009,(4):9-10
1994年,美国科学家A.G吉尔曼M.罗德贝尔发现了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的传导信息的作用,这个重大发现轰动了国际生物界,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物奖。这项发明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G蛋白接受外部信号物质,激活生物次生代谢物质在细胞间传递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85.
程红  严善春 《林业科学》2013,49(6):97-106
根据柳蛎盾蚧在丁香上的虫口密度,应用聚类分析法将13种(品种)丁香分为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分别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采集叶片,用香兰素盐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内的单宁、酚酸含量,分析丁香叶中单宁、总酚酸含量、酚酸种类等与柳蛎盾蚧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抗类丁香叶中的酚酸种类齐全,或者未危害期内总酚酸、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种(品种)(P<0.05),或者危害盛期单宁、总酚酸增幅均显著高于其余种(增幅为81.75%~888.43%)。中抗类丁香,只在危害盛期总酚酸含量增幅显著高于易感和高感类丁香,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易感类丁香。易感和高感类丁香在未危害期单宁和总酚酸含量相对较低,危害盛期单宁或总酚酸含量存在诱导滞后性,酚酸种数只是高抗和中抗类丁香的1/2。此外,一些特定酚酸种类的有无及其含量的多少也与丁香的抗性相关,如:高抗类及中抗类丁香在5—8月均检测到肉桂酸,易感和高感类丁香5—8月均未检测到肉桂酸。总之,丁香中酚酸种类多、总酚酸或单宁含量高,或者其单宁和总酚酸含量能在虫害后迅速升高、增幅大的种类,对柳蛎盾蚧的抗性就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86.
AM真菌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真菌,有研究表明其对植物次生代谢有影响,现以"京欣1号"西瓜品种为试材,以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土壤,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AM真菌对不同年限连作西瓜根内和根围土壤中酚酸类和黄酮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根系内总酚的含量,增强西瓜根系抗病能力,减少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积累,不论连作年限的长短,接种AM真菌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的积累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系内总黄酮的含量变化与总酚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AM真菌有效的提高了根系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作土壤中黄酮物质的含量,且连作年限不同,对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影响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7.
涵虚 《国际木业》2009,39(2):29-29
加拿大:有人士指出加拿大现在应当试验从树木中提取一些次生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价值更高。北美的树木中含有其他地方的树木所没有的独特的化学物质。例如,雪松中就可以提取出香料物质。另外,雪松还有一些抗真菌的物质,经提取后可以喷洒在物体表面防止真菌侵蚀。加拿大的其他一些树木和植物也各有用途,问题在于是否能利用它们来赚钱。  相似文献   
88.
棉花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棉花害虫化学生态调控原理与方法进行探讨。重点阐明了棉花害虫的化学生态调控以协调"作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互作关系为基础,通过培育新的抗性品种,合理应用植物次生物质、信息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合理陪植植物诱集害虫的天敌或趋避害虫,实现依靠生态调控控制害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89.
郑宏 《江西植保》2013,(1):45-52
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在福建光泽华桥林场和南平市茂地乡两地分别设置4块样地,轻、中、重度受害及未受害各1块,在2008年4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集思茅松毛虫幼虫不同危害程度的松针,测定松针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松树在思茅松毛虫危害胁迫下,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松针内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依据有关指标进行判别分析,能够准确地对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由此得出结论:松树营养物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与松树危害程度有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其变化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是:总酚、多糖、单宁、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判别分析对于多指标、多对象、多组别的分析,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性强,能体现多指标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增强UV-B辐射对胡椒薄荷氨基酸及药用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的影响.方法:人工模拟生长环境中紫外辐射增强处理胡椒薄荷,用分光光度法测胡椒薄荷内黄酮质量分数,氨基酸采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薄荷挥发油中主要药用成分质量分数测定采用Agilent 6820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检测器FID,美国安捷伦公司)测定.结果:0.15W/m2紫外胁迫下胡椒薄荷体内黄酮质量分数显著升高,Glu,Lys,Gly,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Leu,Phe质量分数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蛋白质质量分数在UV-B胁迫后20d和30d显著降低;0.35W/m2紫外胁迫下黄酮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在30d时达到峰值,Glu,Gly,Leu,Tyr,Phe,Arg质量分数及9种药用氨基酸之和均在前40d明显下降,蛋白质质量分数在处理的后20d显著降低,而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质量分数显著上升.结论:低强度UV-B辐射促进了芳香族氨基酸Phe和支链氨基酸Leu的合成,而高强度UV-B胁迫降低了胡椒薄荷中药用氨基酸的质量分数,UV-B胁迫增强下胡椒薄荷可以通过增加黄酮、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等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来提高对UV-B辐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