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58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林业   4364篇
农学   959篇
基础科学   1002篇
  3440篇
综合类   8968篇
农作物   600篇
水产渔业   428篇
畜牧兽医   3089篇
园艺   1392篇
植物保护   1324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737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1307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438篇
  2010年   1381篇
  2009年   1350篇
  2008年   1540篇
  2007年   1228篇
  2006年   1068篇
  2005年   1038篇
  2004年   829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620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研究了在3种不同CO2浓度(360 μmol·mol-1、800 μmol·mol-1、1 200 μmol·mol-1)下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当前CO2(360 μmol·mol-1)浓度下,当光强为1 000 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3.46 μmol·m-2·s-1、0.273 mmol·m-2·s-1、0.0254 mmol·m-2·s-1,针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800±2) μmol·m-2·s-1和(24±2) μmol·m-2·s-1.当CO2加富到1 200 μmol·mol-1时,针叶的光饱和点降低了200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增加了4 μmol·m-2·s-1.在光照强度为50~2 000 μmol·m-2·s-1的条件下,不同CO2浓度下的水分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 2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9.163 μmol·mmol-1,8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2.912 μmol·mmol-1,360 μmol·mol-1浓度下的11.192 μmol·mmol-1.短期的CO2加富降低了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而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则上升.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同一立地条件环境使用双吉尔(GGR)6号、8号,ABT生根粉3号,绿风——95,喷施宝和空白对照油松容器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GGR 6号浸种处理油松种子,能有效调节种子生理活性,促进种子萌发,加快幼苗出土速度,缩短出苗期,苗高比对照提高65.4%,地径比对照提高69.7%,侧根数增多32%,须根及毛根数量也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太原市郊西山采石场迹地不同造林时间段植被恢复试验,对造林时间在植被恢复中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植被恢复,对恢复效果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4.
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概念、研究现状,从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林下植被和森林凋落物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梧进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8+2.738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996.
松突圆蚧危害与森林植被特征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尾松林植被特征这一生态因子分析了它与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群丛为单位)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林分的被危害类型;而林分郁闭度在0.5~0.65时,马尾松林受危害程度最轻,说明合理调整林分郁闭度是控制松突圆蚧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云南省百草岭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99年5-6月的样地调查资料和野外记录,按《云南植被》(1987)的植被分类原则,将云南省百草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为6个植被型,9 个植被亚型和13个群系。对其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植被类型的特征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记述。  相似文献   
998.
川西地区处于长江上游及其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由于森林集中过伐,植被遭到破坏,森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为恢复川西地区绿色森林屏障,笔者提出将川西地区纳入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形成合理的林种、树种结构,发挥涵水保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川西地区实现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999.
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和冷杉(Abies fabri Mast Craib)分别是我国北方和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用材林栽培树种。过去,冷杉都是纯林或与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混交栽植。凉山州美姑县从1989年开始在洪溪林场利用冷杉与落叶松混交造林取得成功。通过14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发现冷杉与落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对济南泉水由60年代常年昼夜喷涌到80年代百泉干涸的变化过程,作了简要回顾,用对比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生态、植被和泉水的内在联系。认为森林植被状况是影响济南市地下水位和泉水涌量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地面植被,丰富地下水源,作为保泉基本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