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66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3篇
  191篇
综合类   596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项研究初步探明了褐煤不同处理方法制成的腐植酸复合肥料对玉米、小麦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累积速度、生物产量的影响;并对腐植酸复合肥料各处理间对玉米、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褐煤制取腐植酸复合肥料的适宜方法,为腐植酸肥料的研制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2.
冰瓜子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子为原料,重点研究炒制时间、卤料的配比、卤液的添加量、薄荷油与包膜剂的配比对冰瓜子质量的影响。为冰瓜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确定合理的包膜尿素用量以指导黄瓜育苗施肥,采用生产中常用的草炭:蛭石(2:1)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包膜尿素不同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用量在125~375 mg N/株的情况下,可协调黄瓜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促进幼苗对磷、钾的吸收;移栽时,基质中的氮素残留总量90.5~250.3 mg N/株,其中,残留的包膜氮素占75.4%~82.3%,可实现带肥移栽;育苗期间可产生31.9~121.5 mg N/钵的氮素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64.
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的快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静水溶出率的方法,在25℃、40℃、60℃7、0℃、80℃和100℃条件下,探讨了控释肥料中养分累积释放率与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建立控释肥料肥效期或养分释放期的快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温度处理下,Scotts公司的Osmocote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养分累积释放曲线都呈二次曲线,相关指数R2均大于0.996。温度与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指数R2大于0.993。在高温下培养3或8.h建立的预测预报回归方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预测预报包膜控释肥料在常温下(25℃)的肥效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只相差2.4.d;而习惯上的微分溶出率法却相差29~42.d。表明用高温下的肥效期预测预报回归法可以在数小时内准确、迅速地预测控释肥料的肥效期。同时该方法可作为控释肥料在线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上控释肥料质量检验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65.
控释技术处理碳铵、尿素的肥效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采用改性的工农业有机废弃物、无机矿物作为控释材料,对碳铵、尿素进行包膜与非包膜控释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肥效,用室内淋溶试验和X衍射分析手段探讨其养分控释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控释处理的氮肥均有较好的肥效,可以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肥料的X衍射分析表明,有机控释材料活性基团与碳铵、尿素相互作用,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晶度下降;对于包裹太严实的控释肥料,混以养分释放速度快的肥料,以调整养分不同释放速度的纵向复合,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及养分利用率。非包膜控释处理成本较低,与包膜控释处理的效果相当甚至更优。两种控释技术均能提升碳铵、尿素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产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其肥效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固-液反应包膜工艺,采用4种改性的无机包膜材料,试制出了成本较低的包膜缓释尿素,用水中溶出率法测定了包膜缓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应用盆栽水稻评价了包膜缓释尿素的肥效,并与国外的有机缓释氮肥(Methylene Urea)和高聚物包膜复合肥(Osmocotte)进行了比较,表明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具有较好的养分缓释效果,4种包膜尿素与等氮和等重常规尿素相比,栽培水稻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其中LU增产最显著,比等氮和等重尿素处理分别增产41.5%和35.7%,肥料当季利用率达到43.9%,好于国外的有机缓释氮肥和高聚物包膜复合肥。养分释放特征与水稻氮素营养特征较为接近,可为水稻一次性施肥所用。  相似文献   
67.
桐油控释复合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自然资源桐油为控释材料(从油桐果实中提取),生产控释肥料,进行烟草温室无土栽培盆栽试验,研究桐油控释复合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室环境条件下,桐油控释复合肥的养分初期溶出率为2.8%;施用控释复合肥的产量高出普通复合肥处理26.7 g/株;桐油控释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每克肥料要多生产烤烟2.2 g。说明桐油控释复合肥具有很好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68.
<正>自1955年合成微溶性脲醛化台物(UF)以及1967年聚合物包膜肥料投入生产,缓/控释肥料的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推出了数十种缓释、控释肥料,这些高新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氮素利用率高达60%-70%,而且不受土壤类型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被称为"21世纪的肥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展长效尿素的研究,在新型肥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长效尿素的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长效碳酸氢铵的研制与推广"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行为的协同作用机理及其在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成果,2002年通过了鉴定结论是:在同类研究中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的"复方长效尿素"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9.
试验以玉米sh2胚乳突变体(特甜1号和增甜2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逆境下A、B 2种抗寒剂包膜超甜玉米种子对其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2种抗寒剂均显著提高了特甜1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壮苗率和幼苗素质.增甜2号2种抗寒剂处理的发芽率和壮苗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个品种2种抗寒剂处理的苗高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根长均显著短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增甜2号2种抗寒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均显著高于对照,2个品种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与低温逆境前比,恢复生长3 d后,2个品种2种抗寒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均比对照大.低温逆境后,2个品种脯氨酸含量提高;恢复生长3 d后含量下降,但抗寒剂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并接近低温逆境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0.
本试验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包膜维生素C,分别添加于鲤鱼育成料中,以比较其对鲤鱼生产性能的影响,鱼种为四川省水科所的建鲤900尾,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共9个鱼池,A组饲喂基础日粮+乙基纤维包VC 200mg/kg,B组饲喂基础日粮+脂肪包被VC200mg/kg,C组饲喂基础日粮+缓释型包膜VC(动力C)200mg/kg,饲喂63天,试验结果表明,B组和C组均有促进鲤鱼生长,提高成活率及饮料利用率的作用,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明显低于B,C两组,耐低氧能力C组最好,A组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