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本研究应用6个粒用高梁品种4种胞质类型,组成5个同质异核系和5个异质同核系进行高梁核质互作对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有50%的核代换系单穗粒重和单穗粒数2个主要性状呈正向平均优势,有60%核代换系生育日数表现负向平均优势。此结果说明高梁核质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对培育早熟高产品种,克服单一迈罗胞质杂种的脆弱性,节省制种繁杂过程,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其理论和生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2.
高粱A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A2细胞质在中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高粱A2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是美国高粱育种家Schertz于1976年研究发现,1979年引入中国,并于1987年育成第1个A2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33.
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同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r)进行正反交,从核基因充分重组后的F_3开始,在选择甘蓝型油菜形态的同时,从正交组合(N×Ca)中选择雄性不育株,用反交组合(CaxN)中的正常可育株成对测交筛选,获得了具有遗传能力的NCa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及其保持材料。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核质互作杂交种不同性状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杂种优势,用8种小麦同核异质、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分别与恢复系R5174、R2726组配获得1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及亲本的11个农艺性状和6个籽粒物理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杂种优势、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F1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0%~32.72%,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籽粒性状;(2)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差异显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0.22%~12.50%和-13.51%~3.61%,其中正中亲优势组合最低比例为50%,正超亲优势组合最高比例可达81.25%;(3)粒形与旗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4)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F1代综合得分看, P型和Y型细胞质背景下的AK58不育系与R2726的杂交组合F1表现最好;(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F1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二大类包含除AS细胞质背景的AK58异质不育系与恢复系R2726组配的杂交组合,其共同的特征是籽粒表面积大、千粒重高及旗叶性状较好,表型性状的综合表现优于第Ⅰ类群,说明杂交种的性状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核背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5.
甘蓝型油菜CMS核质效应对杂交当代结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里马A,波里马B和陕2A,陕2B进行了核质互换,究其核质互作效应对杂交当代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CMS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陕2A系统的细胞质效应,细胞核效应和核质相互效应均明显优于波里马系统,细胞核遗传效应大于细胞质遗传效应,还研究了温度对杂交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每果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每果粒数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相似文献   
37.
植物线粒体遗传物质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一种母性遗传性状,是杂种优势广泛利用的基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组是细胞质育性因子的载体,其突变和重组与CMS有直接关系。本文从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遗传差异、类质粒、嵌合基因、RNA编辑和核质互作等方面概述了植物线粒体遗传物质与CMS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8.
以4个向日葵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与6个恢复系杂交,比较分析各个亲本的产量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1)籽实产量主要由亲本加性效应决定,非加性效应作用不明显;(2)恢复系GCA方差远远大于不育系,在杂交种配组中恢复系的选用尤为重要;(3)高产组合双亲应具有较高的GCA效应之和,或至少双亲之一具有较高的GCA;(4)筛选出利用价值较高的亲本恢复系696R和455R,不育系049A和412A。  相似文献   
39.
一种高质量白菜黄化苗的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它不仅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研究核质互作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母性遗传的特点表明它可能同叶绿体或线粒体有关,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的CMS主要与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40.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