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39篇
  50篇
综合类   667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42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鹅掌楸,别名马褂木,树形高大,干直挺拔优美;叶形奇特,叶片深绿浓郁;花如金盏,树冠饱满端正,是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和行道树栽植的珍贵树种之一. 鹅掌楸为中性偏阴落叶乔木,生长迅速,病虫害少,耐寒力强,能耐-12℃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贫瘠干燥.对有毒的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抗性,无论营造用材林还是园林绿化,均被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82.
本文拟合出了滇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Mast.)针叶量(y)与冠幅 (x)的最优回归模型lgy =3.2 70 9+0 .2 172lgx +1.880 1lg2 x (R=0 .815 ) ,进行了滇油杉树冠级数表的研究和思茅松毛虫幼虫食叶量的测定 ,最后研制出了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可为制定思茅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模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李凤日 《林业科学》2004,40(5):16-24
以长白山地区 2 6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枝解析的方法 ,测定了 2 5株林木 (直径 10 5~2 4 9cm)的树冠变量 ,并建立了预测树冠外侧形状的冠形模型。基于枝条着枝深度 (DINC)和林木变量所建立的树冠形状模型包括 :基径、枝长、着枝角度和弦长等预估模型。对于大小相同树木的主要枝条来讲 ,这些树冠变量是随着DINC的增加而增大 ;而林木的胸径 (DBH)和树高 (HT)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冠形变化。冠形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充分体现了树冠结构的变化趋势 :树冠形状在树冠的中上部呈抛物线体 ,而在树冠的下部则为近圆柱体。文中所建模型 ,可以合理地描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树冠形状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4.
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树冠参数提取以及林木冠层与木材结构、性质间的关系研究现状,分析了树冠冠层和木材性质二者之间潜在的关系,探讨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QuickBird)数据分析林木树冠冠层特征的方法,提出了遥感树冠因子与木材性质间的关系模型的构想,进而进行木材性质的预测和产品经济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85.
从1999年8至10月,2000年的4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在平均树高为26米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用红外气体分析仪(2250D,LI-CORInc.和LI-COR,820)测定了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结果表明: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在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在接近地面处CO2浓度始终最大。从季节CO2廓线看出,在植物生长季节林冠处CO2浓度有明显的成层现象,不同高度(60~2.5m)的CO2浓度3月份变化较小差值为10mmol穖ol-1,而在7月份变化较大,差值为60mmol穖ol-1。7月份林冠处(22,26,32m)CO2浓度梯度较大,浓度差为8mmol穖ol-1。计算位于涡度相关仪器之下的40米高空气柱中CO2贮存状况表明,年际贮存是负值,但对NEE的贡献很小。图4参11。  相似文献   
86.
农田防护林林带胁地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周围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其胁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以致成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障碍。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带胁地原因的调查 (l)调查地点及内容 1999年,在商都县西井子乡黑沙土村的南北走向4~6行杨树林带、五顶房的东西走向2~4行杨树林带,进行了树木根系与树冠投影对农作物影响的调查。调查地林带的株行距分别为1米 ×1. 5米和 2米 …  相似文献   
87.
以小黑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树冠特征对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特征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对抗弯弹性模量(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显著;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影响不大;对胸高处湿心材、边材影响极显著.MO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冠长呈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的关系,R2值达到0.61;纤维长度、宽度与冠幅、冠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湿心材面积、边材面积与冠幅、冠长呈高度正相关,边材面积与冠幅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方程的R2值达到0.78,二次多项式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湿心材面积与冠幅的关系,R2值为0.91.  相似文献   
88.
农林复合系统光分布决定着该系统的功能和效应,模型是研究该系统光分布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然缺少能够模拟果农复合系统光照时空尺度分布的模型研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农林复合系统中的苹果树为研究材料,针对自由纺锤形(4年生)和疏散分层形(6年生)2种冠形的苹果树,推导出了树冠上任一点投影至地面的坐标方程;并将树干投影边界模型分为卵圆形函数、卵圆形方程和圆形方程构成的分段函数、圆形函数3种情况,建立了单株苹果树冠的投影边界模型。在消除半影效应后,4年生和6年生苹果树的阴影边界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6,树冠投影面积计算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均大于0.938,表明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描述苹果树冠的地面投影。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用于树冠的林下光照分析,并可在稀植苹果园遮光邻体对林下光照时空分布的进一步研究中发挥作用,为林下太阳辐射强度预测和确定林下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槐树,落叶乔木,豆科,槐属。树高可达25米,树冠圆形,树干暗灰色,小枝绿色,花期7~8月,果实10月成熟。原产中国北部,现栽植广泛,是被选国树。北方人喜种,生长快,树龄高,有的资料介绍,北京园林单位500年以上古槐树相当多。用途广,是绿化好树种,其木材经济效益好,花含蜜汁,是夏季重要蜜源树种;木质坚硬细赋,可供工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转色期皱缩现象,以‘西拉’为试材,分析了遮阳网不同遮光率(40%、60%和80%)处理对转色期果实皱缩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果实着色和果实周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阳网遮光降低了果实周际微环境的日最高温度和气温日较差,增加了相对湿度,太阳光辐射能变化趋于稳定;不同遮光处理后,果实单粒重、单穗重、果实纵横径显著提高,果实的皱缩现象明显改善,产量增加了1倍以上;遮阴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单宁含量降低,遮光率40%和60%处理的果实品质指标降幅不大,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的光泽明亮度(L*)和色泽饱和度(C*)显著低于对照,遮光率40%和60%处理的果实红色度(a*)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80%遮阴处理的a*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果实蓝色度b*和果实颜色指数(CIRG)均高于对照,CIRG均大于6,且果实均呈蓝黑色。综上,在‘西拉’果实转色期进行遮光率40%~60%遮阴处理,能有效改善果实的皱缩现象,研究结果对改善酿酒葡萄转色期皱缩现象及提高葡萄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