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柳条叶甲属鞘翅目的叶甲科,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近几年来,在柽柳条叶甲的严重危害下,每年干枯柽柳都在30万亩以上,最严重的1987年达70万亩。因此,极需开展对柽柳条叶甲的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52.
53.
<正>1.柳编用具。据市场预测,以柳条为原料编织的笼、筐、篓等手工艺品,已成为日用品市场的抢手货。具有色泽好、易透风、无异味、坚固耐用等特点,深受城里人喜爱。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化规律,为木材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为研究对象,参考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标准中规定的系列测定方法对其纤维素、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0g/L 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含水率6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与重组木常用木材沙柳、杨木、速生杉木及棉秆进行比较。【结果】在树干不同高度上,对桑枝木材而言,纤维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基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含量基部和梢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基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和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对杜仲条木材而言,苯醇抽提物含量梢部极显著高于基部和中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基部和中部极显著高于梢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中部与梢部显著高于基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对柳条木材,各部位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基部均极显著高于梢部;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梢部。【结论】就木材化学成分而言,3种木材的基部和中部木材性能优于梢部,3种木材均可作为生产重组木的优质原料,且杜仲条更优。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不同柳条根系土壤对营养物质富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工程施工的最佳植物材料。[方法]在现场岸坡扦插4种柳条(垂柳、杞柳、柽柳、馒头柳),比较不同植物材料对环境的适应性、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养分指标及根际土对营养物质的富集作用。[结果]4种柳条成活率均在84%以上,垂柳的平均基径最大,而柽柳的枝条生物量最大、株高最高。比较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养分指标可知,垂柳和馒头柳的根际土全氮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垂柳的根际土全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4种柳条根际土的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p H均低于非根际土;垂柳、杞柳、柽柳的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垂柳和馒头柳对土壤全氮有很高的富集效应;垂柳对土壤全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4种柳条均能有效地将有效磷富集在根际土中。[结论]可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筛选不同柳条品种用于岸坡扦插。  相似文献   
56.
柽柳条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条叶甲1a发生2代,以成虫在靠近树干基部的枯枝落叶下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开始取食危害并交尾产卵,5月中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成虫、幼虫均取食危害。  相似文献   
57.
1.原料、工具:白柳条,硫磺等;镰刀,枷子等。 2.制作方法(1)备料。东北地区在7月中旬前后采制白柳条。将割下的柳条用枷子夹起来,用力不要过大,以免夹坏条质。抽拽条皮,便得到白色柳条。条子打光后立即晾晒,否则条子会发红、发黄。  相似文献   
58.
沈阳市柳(河)绕(阳河)地区自古盛产柳条,素有“柳条通”之称。1980年我们曾对新民县柳条资源及其利用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十几年来天然柳条资源逐年减少,柳条林面积从4.8万亩减少到3.5万亩,林分质量下降,白柳条的年产量已由60万kg降到20万kg。1973年以来,产销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柳编制品出口代替柳条出口,全市柳制品外贸成交额已由20余万元发展到140万元,发展速度很快。由此看出,我市的白柳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如何提高白柳条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沈阳市林业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为探索池塘养鱼群塘增产技术途径,1982年我们在灯塔县佟二堡、柳条、沈旦三个公社的十三个大队和柳条公社渔场进行了试验,试验水面1000亩,计划平均亩净产250斤,在天旱、水源不足、放养品种不全,饲料与肥料不足的情况下,经出塘验收853.4亩(哈尔堡、连三台大队150亩水面鱼池因遭水旱灾害中断试验),共产鲜鱼333614斤,平均亩产390.9斤,平均亩净产358.4斤,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由于襄樊市柳编规模逐年扩大,而柳条的病虫草害发生也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已严重威胁到柳编产业的发展,因此经济、安全、有效地搞好柳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对确保柳编产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