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楂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红色素,其色素还具有药理功能,故可作为天然食用色素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采用柱层析法山楂色素提取工艺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条斑紫菜藻红蛋白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目前藻红蛋白纯化方法过于复杂,处理量小等问题,采用“盐析→超滤→HA柱层析或DEAE-52柱层析”的工艺路线,建立了一种简化而高效的条斑紫菜藻红蛋白纯化方法。结果显示:1)对藻红蛋白纯度(以OD561/OD280表示)为0.365的条斑紫菜粗提物采用盐析法沉淀藻红蛋白时,得到藻红蛋白的纯度为0.45,回收率为90.53%;2)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万Da的超滤膜对藻红蛋白盐析物进行脱盐和出去小分子杂蛋白处理,得到的藻红蛋白的纯度为0.74,回收率为93.11%;3)进一步分别采用HA柱层析和DEAE-52柱层析纯化超滤液,藻红蛋白最高纯度分别为2.76和1.74,回收率分别为59.3%和56.8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盐析和超滤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为方便而高效地得到食用级藻红蛋白,进一步通过HA柱层析,即可达到药用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以烟台红富士为原料,研究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m PPO)的分离纯化条件,采用非离子型去污剂结合热诱导方法粗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对m PPO进行纯化,并对其进行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m PPO提取纯化最佳条件为:超声提取10 min,50%~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0.1 mol/L Na Cl梯度洗脱。纯化后的m PPO纯度提高了64.30倍,比活力高达387 032.97 U/mg。纯化后的m PPO经SDS-PAGE和Native-PAGE分析均为单一蛋白带,且为亚基分子量67 k Da的二聚体。经串联质谱分析及蛋白数据库鉴定此纯化蛋白为多酚氧化酶。  相似文献   
64.
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红色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熟的干辣椒经酶处理后用乙醇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提取撮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无辣味的红色素。再经真空浓缩成粘稠状。可用于化妆品和食品。  相似文献   
65.
冰川棘豆生物碱分析及苦马豆素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川棘豆干粉,经甲醇提取.1N盐酸酸化.酸水液甩氟仿萃取数次,NaOH调pH至9-10.依次用氟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称重表明生物碱多集中在正丁醇组分.且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薄层层析检查结果表明.氟仿组分有10种生物碱.乙酸乙酯组分有7种生物碱.正丁醇组分有5种生物碱。将正丁醇组分经硅胶柱层层析.乙酸乙酯-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每30-50ml收集一份.薄层层析监测.同类合并。Ehrlich’s试剂显色明显段油浴升华。得到白色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进行薄层层析对照.其Rf值相近.点的形状、颜色相同。气相色谱检验.其出峰时间与苦马豆素标准样一致,初步确定所得白色针状结晶为苦马豆素。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猪囊尾蚴的全囊虫、囊液、头节的粗提抗原(CW_1,CF_1,CS_1),和其超速离心上清液抗原(CW_2,CF_2,CS_2)以及其经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150)层析提纯的抗原(CW_3,CF_3,CS_3)分别对人工感染的猪囊尾蚴、细颈囊尾蚴猪和不感染的对照组猪,以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进行定期的检测。结果表明,CW_2,CW_3,CF_2和 CS_2抗原的敏感性较高。进而用此4种抗原对自然感染的猪囊尾蚴猪进行了扩大诊断试验。试验结果:CF_2的敏感性高于其它抗原,但特异性较差,其检出率为76.87%,假阳性率为16.07%;而 CW_3抗原的敏感性虽较 CF_2抗原差,但特并性较强,检出率为64.88%,假阳性率为2.5%。两种抗原的重复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67.
九牛造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九牛造为原料,经过回流提取、系统溶剂萃取,采用小叶蝶添加法对各供试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石油醚和苯萃取物对三龄粘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其72 h的拒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100%和80.0%、83.3%,表明具有杀虫活性的有效部分属极性较小的物质。据此用苯提取浓缩,经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后得到4种分离物,它们在浓度为1‰时对三龄粘虫的毒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除4#样外,其它各样72 h拒食率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68.
 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是黄瓜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目前仍没有有效环保的防治方法。本试验利用西芹腐根丙酮两次层析物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通过化感作用效果筛选出4个最佳流分,将最佳流分作为诱导剂灌根诱导处理黄瓜幼苗,并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观测比较不同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之后选取最强诱导剂诱导处理后且未接病菌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个最佳流分为RRA32、RRA38、RRA101和RRA102,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65.85%~78.95%、68.29%~81.58%、77.5%~86.84%和82.5%~89.47%,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比较确定RRA102为最强诱导剂。对流分RRA102诱导处理后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322个,其中上调表达152个,下调表达170个。差异基因中228个获得GO数据库功能注释,在Level 1 水平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过氧化氢的反应和碳酸盐脱水酶活性条目上,在Level 2水平上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抗氧化活性和电子载体活性等条目上;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103个基因被注释到63个通路中,显著富集在氮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中,以上通路均与植物抗病性有关,说明黄瓜幼苗在诱导处理后激发了自身的防御系统,进而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为进一步更绿色有效的防控黄瓜枯萎病,挖掘抗病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闵勇  刘卫  姚立华  张丽  杨金  古昆  邱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51-7152
[目的]为了开发石榴籽的药用价值,分析研究其药用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结构解析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组成。[结果]化合物1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12个C,4个CH,2个CH2,2个CH3O,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化合物骨架为二倍体双四氢呋喃类木质素。化合物2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氯仿,有20个碳,包括7个C,8个CH,3个CH2,2个CH3O,可推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22O6,其确定为二芳基丁内脂型木脂素。[结论]确定2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脂素和罗汉松脂素,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有关旱柳化学成分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未见报道。运用硅胶柱层析技术和波谱学手段,从旱柳叶乙醇浸膏的二氯甲烷萃取组分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中,分离鉴定出了β谷甾醇、五十碳烷醇、二十七碳烷醇、软脂酸和硬脂酸5种脂溶性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