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杜鹃花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引种的12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杜鹃花在华南的引种栽培的技术与理论。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引种杜鹃花要解决引种植物的耐热、耐光照的问题,并配套以适当栽培和管理措施。在介绍杜鹃花及其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对华南植物园杜鹃花的引种栽培提出了构想,以期为指导广州地区利用杜鹃花资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2.
天目杜鹃嫩枝扦插繁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杜鹃花是我国3大天然名花之一,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又名云锦杜鹃。自然分布于长江下游的高山区,由于模式标本采自于我市的天目山而得名,为常绿灌木,高3~4 m。其叶色浓绿,叶形长圆,为伞形总状花序,花冠漏斗状钟形,白色透粉,粉底带  相似文献   
43.
杜鹃花,别名映山红,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极其丰富。杜鹃花有常绿和落叶两类,依花期不同分为春鹃和夏鹃。春鹃花期3~5月,花色以紫、紫红最多,次为酒色,白色极少,有单瓣和重瓣。传统品种小叶种有雪月、新天地、碧止、日之初等;大叶种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红、玉铃等。夏鹃5~7月开花,花大瓣平,花色有红、紫、白等,多单瓣,少重瓣。传统品种有长华、大红袍、五宝绿珠等。通常把欧州杂交种称西鹃,传统品种有皇冠、锦袍、天女舞等。杜鹃花为阴性植物,喜生于气候凉爽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最适温度在12~25℃之间,夏季30℃…  相似文献   
44.
2004~2005年在玉溪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对羊踯躅进行压条和扦插育苗繁殖,结果为压条繁殖7月中旬、选取2~3年生枝条、环割2/3、喷洒300mg·kg-1ABT6号生根粉,低压生根成活率最高85%,高压生根成活率最高80%;扦插育苗时间最佳为8月中旬,ABT6号生根粉处理浓度200mg·kg-1、最佳基质是60%珍珠岩+40%泥炭土和底层40cm的细河沙,最高生根率为28%.  相似文献   
45.
长白山区野生杜鹃花属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汝淳 《林业科技》2004,29(5):55-56
对长白山区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的资.源状况、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等的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区有野生杜鹃花属植物9种,大多数分布于海拔1100m以上的抚松、安图、长白县境内,在较湿润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6.
几种映山红杂交杜鹃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对近年来育成的映山红杂交杜鹃品种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以新发枝条的茎段作外植体,用商品化的WPM基础培养基作诱导增殖培养基,用0.5~3.0 mg·L-1反玉米素作诱导,诱导率达45.3%~61.5%;用IBA和NAA诱导作生根激素,生根率达95%。建立了映山红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为新品种加速繁育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林鑫  潘玉兴 《湖南林业》2014,(11):35-35
目前我们栽培的杜鹃花有毛鹃、东鹃、夏鹃和经过以上各种杜鹃反复杂交而成的西鹃(比刊时杜鹃)。西鹃属长绿小灌木,生长快、花量多、花冠大、花色多、花期长,是我国杜鹃花的丰栽类型。杜鹃花落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栽培基质杜鹃花的根系纤细,喜欢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pH值5~65的酸性植料。合石灰质的碱性植料或粘士很容易造成根系窒息腐烂,导致落时死亡。二、光照杜鹃花是半阴性花卉,春、夏、秋三季在室外养护,遮阳70%~80%,防止强光灼伤幼嫩叶片;冬季在无直射光的室内养护不能超过一周,否则,长时间叶片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营养消耗殆尽,植物出现保护反应,在叶柄与叶片的结合部产生“离层”,稍微触及枝条或叶片,叶片就会“哗哗”落下,而且植料的湿度越火,落叶越重。  相似文献   
48.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在寒温带地区的研究在国内还属空白。本研究首次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橘、越橘、杜鹃和杜香的DSE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杜鹃花科植物都有DSE真菌定殖,但DSE定殖率都小于10%。DSE菌根定殖率与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和菌丝体的显微结构特征将这4种植物的根样中分离得到的187个DSE菌株分为15个菌株类型,并对这4种植物进行回接实验,其中有8种DSE菌株类型可以定殖这4种植物,8个菌株类型属于子囊菌门的Phialocephala属,分属4个种。  相似文献   
49.
以映山红(R.simsii)、马银花(R.ovatum)、满山红(R.mariesii)和云锦杜鹃(R.fortunei)4种杜鹃为实验材料,采用TCA-丙酮法、酚法和TCA-丙酮-酚法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杜鹃叶片蛋白质,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2-DE)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蛋白质提取率、溶解性、完整性等的差异,确立适用于2-DE分析的杜鹃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CA-丙酮法提取的蛋白溶解性差且粘稠,得到的蛋白质点少,不适合杜鹃叶片蛋白的提取;酚法提得的蛋白质溶解性好,蛋白质点多,但是杂质较多,且此法不适用于映山红叶片蛋白的提取;TCA-丙酮-酚法提取的杜鹃叶片蛋白质位点较多且清晰,重复性也好,且4种杜鹃叶片蛋白的提取效果都比较好。因此,TCA-丙酮-酚法被认为最适于杜鹃属植物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及分析。  相似文献   
50.
周繇 《花卉》2016,(5):13-15
东北地域广茂,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特别优越.每年的4~6月,各种漂亮的杜鹃花从辽东半岛至大兴安岭次第开放,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油画.此时,倘若您到东北旅游,仿佛步入了杜鹃花的王国,好像一叶小舟,在辽阔的杜鹃花海洋中游弋.那一朵朵端庄典雅的大字杜鹃让你流连忘返,那一簇簇妩媚动人的迎红杜鹃让你心旷神怡,那一片片风姿绰约的牛皮杜鹃让你魂牵梦绕,那一山山柔美入画的兴安杜鹃让你啧啧称奇.见此美景,您早已忘记了旅途的疲惫,抓住精美的瞬间,按动快门将漂亮的杜鹃花定格为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