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47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2726篇
林业   1865篇
农学   4687篇
基础科学   1197篇
  1913篇
综合类   26143篇
农作物   4558篇
水产渔业   682篇
畜牧兽医   7753篇
园艺   5757篇
植物保护   730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1100篇
  2022年   1122篇
  2021年   1310篇
  2020年   1212篇
  2019年   1445篇
  2018年   876篇
  2017年   1545篇
  2016年   1979篇
  2015年   1845篇
  2014年   2181篇
  2013年   2301篇
  2012年   2711篇
  2011年   2856篇
  2010年   2881篇
  2009年   2890篇
  2008年   2733篇
  2007年   2529篇
  2006年   2271篇
  2005年   2460篇
  2004年   2593篇
  2003年   2368篇
  2002年   2127篇
  2001年   1818篇
  2000年   1176篇
  1999年   1036篇
  1998年   872篇
  1997年   818篇
  1996年   736篇
  1995年   618篇
  1994年   543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临豆10号是以中作975(中黄13)为母本,菏95-1(菏豆12)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高产夏大豆品种。该品种集父母本优良基因于一体,具有理想的群体结构,突出的抗逆境(病、虫、旱、涝、瘠、密植)等优良特性,还具有落叶性好、不裂荚、底荚高、抗倒伏等特性,适于机械收获。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临豆10号精量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临沂市夏大豆机械播种出苗不好的瓶颈性技术障碍,还实现了秸秆资源的再利用,达到了大豆“减肥减药”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饲料工业》2017,(18):28-32
试验旨在研究纤维源对不同品种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去势的烟台黑、鲁农2号生长猪各6头,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采用有重复的3×3拉丁方设计,三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组、10%大豆皮替代基础日粮组、10%地瓜蔓替代基础日粮组。于每期试验的第6、7 d连续收集48 h的粪样和尿样测定日粮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代谢。结果表明:日粮添加10%地瓜蔓,两品种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添加10%大豆皮对其氮总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则影响不显著(P0.05);除对干物质消化率(P0.01)、氮表观消化率(P0.05)外,猪的品种对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均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源对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均影响极显著(P0.01);但二者的互作关系不明显(P0.05)。与烟台黑生长猪相比,纤维源对鲁农2号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代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3.
唐杂6 号是以雌性系S16 为母本,以自交系S26 为父本配制的强雌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商品瓜短棒状, 瓜长12~14 cm,横径4.0~4.3 cm,非特异性环境下雌花率95% 以上,瓜皮嫩绿有光泽,白刺,刺瘤稀小,平均单瓜质量 131.8 g 左右,高抗霜霉病,抗细菌性角斑病,耐白粉病;春保护地栽培平均产量可达8 000 kg·(667 m2-1,秋冬保护地栽 培产量可达6 500 kg·(667 m2-1;适合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春、秋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34.
连狮1 号是以连云港地区菜农提供的中狮头自留种为原始种,经4 代自交提纯选育成的大白菜新品种。株型紧凑, 整齐度较好,叶球为长筒翻心形,叶片呈长倒卵形,叶表面具有较深核桃纹并带稀疏茸毛。株高35 cm,外叶数约10 片, 叶球高28~32 cm、横径22~27 cm,单个叶球质量3.5~4.0 kg,每667 m2 叶球产量4 700 kg 左右,净菜率达83%。生育期 为90~95 d(天),田间抗病毒病、霜霉病、根肿病能力优于对照中狮头,适合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及其相近气候条件 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35.
为了选育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微苦的苦瓜新品种,以B19强雌系为母本,以B118苦瓜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其早熟,果皮翠绿色,长纺锤形,口感脆嫩;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126.2 kg,比对照增产25.5%,平均667 m~2总产量达2 740.8 kg,比对照增产26.3%;中抗白粉病,适合江苏省春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4.17%, 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2)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常规粳稻增幅最大,并显著增加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3)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吸氮量平均增加21.2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 FACE和对照均以常规籼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7.3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略大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4)FACE处理降低了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平均下降0.105个百分点,常规粳稻降幅最大。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成熟期平均增加23.95%,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增加10.79%、13.93%,但常规粳稻下降了9.60%;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群体吸氮强度,平均增加22.29%,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影响;FACE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108.90%,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植株干物质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穗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对成熟期总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育天数、茎鞘叶吸氮量、移栽-分蘖和分蘖-抽穗阶段吸氮量;6)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前者平均增加24.16%,常规籼稻增加最多;后者平均降低4.7%,常规籼稻降幅最大。结论 FACE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8.
2016年大同县引进晋豆46号种植,通过2016—2017年2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大同县种植产量均较对照农家大黑豆增产10%以上,适宜在大同县推广种植。本文总结了晋豆46号大豆在大同县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皖饲麦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皖品鉴登字第1007002)。本文简要介绍了皖饲麦1号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我国生物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方法]调研我国70本生物学中文学术期刊,分析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推送内容特点、微信传播影响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生物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与纸刊重合较多、推送频率不固定、菜单栏目设置单调且缺乏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出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菜单设置以及垂直发展4个方向来优化促进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结论]将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与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进行有效结合,并进一步拓展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功能,对期刊文章精准传播及影响力提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