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林业   529篇
农学   489篇
基础科学   641篇
  858篇
综合类   4534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811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9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中国乳业》2005,(9):4-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近一个时期,一些企业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态奶,在产品标识上误导消费,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我国奶业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液态奶生产经营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2.
汪立刚  张学斌 《种子》2001,(1):2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Cc使大豆株高降低,根系活力增强,总根长增加,地下部干重增中18.41%~35.13%,差异显著,地上部干重增加6.58%~15.79%;多元络合态微肥Mi使大豆株高增加叶面积增大,地上、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8.5%~13.16%、11.31%~15.30%,差异均显著,杀虫杀菌剂Ki使大豆病株降低20~21.5个百分点,低浓度的Ki使大豆出苗率增加,根系活力增加,地上、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3.95%~14.47%、5.32%~14.41%,高浓度的Cc、Ki对大豆出苗不利。  相似文献   
63.
邢攸荷 《山东饲料》2005,(B08):39-39
夏秋季节的酷热天气,由于外界气温高,湿度大,致使肥育猪易受热应激的影响,所以采食量少,增重慢,致使肥育猪的出栏和经济效益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使肥育猪在夏秋酷暑期间达到正常增重,为此,养殖户必须要在饲养符理上应当采取如下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农村科技开发》2005,(3):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  相似文献   
65.
《吉林蔬菜》2005,(2):28-28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①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②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5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66.
《饲料与畜牧》2005,(6):36-37
立式切割搅拌饲喂机能保持有效纤维不被破坏,将饲料的组成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使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增加1.0-1.5kg。  相似文献   
67.
王洋洋 《山东饲料》2005,(B06):37-37
炎夏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热应激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产奶量下降.空胎期拉长,繁殖力下降。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环境和营养两方面加大饲养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8.
奶牛要求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温度高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在30℃以上,且时间较长。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体况下降,繁殖力降低,疾病增加,甚至死亡,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研究,当气温从10℃逐渐上升到40.6℃时,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从21.1℃开始明显下降,40.6℃仅剩1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9.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是农业部为加强和规范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而制定的法规,2002年5月颁布,7月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在实施的三年时间里,通过各级畜牧部门和广大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免疫标识从无到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免疫标识的实施率平均已达到50%。但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进度。1对免疫标识认识的误区在实践中,许多人对免疫标识的概念认识不清,作用混淆不清。一是将免疫标识简单化,认为免疫标识只指免疫耳标。在实施中只注重耳标,而不关注免疫证…  相似文献   
70.
2004年8月中旬龙海市某养猪场在大风雨后(猪群被雨淋、猪舍进水)的第3天发现后备二元母猪有的腹下、耳后出现红斑,有的苍白、腹下有紫黑色出血点,其中死亡1头。通过对发病原因、过程的调查,临床检查,病猪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猪场后备二元母猪此次发病为猪流感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经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