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8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林业   529篇
农学   489篇
基础科学   641篇
  858篇
综合类   4535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811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9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日本最近成功开发出把儿茶素溶解于油和让纤维浸含儿茶素的技术 ,为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开辟了新途径。据介绍 ,儿茶素是茶叶中所含功能成分多酚的一种 ,有杀菌、消毒等作用 ,溶于水但不溶于油。将茶叶粉碎成 14微米的细粉末 ,经过滤、分离、精制 ,儿茶素即可与油很好地融合。纤维浸含儿茶素的技术借助了儿茶素表面的氢氧基结构 ,即让纤维和儿茶素的氢氧基结合。这两项技术的开发成功 ,使得儿茶素应用到抗菌产品和生理护理等方面 ,扩大了利用途径日开发将儿茶素溶于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2.
桑树病虫害的环境治理和农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6-12
江浙两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桑树病虫害的种类及数量,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随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发展,也朝适宜生存的方向被动地发生着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年来江浙地区主要的桑树病虫害种类危害状况、发生特点及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桑树病虫害的防治、预防和治理是三个不同的防治层次,要最终实现对病虫害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和完善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桑病虫灾害的预防机制,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调控和管理,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安全有效地开展农药防治既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防治技术,也是我们最终实施环境治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3.
EM是英义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多功能菌群;研究表明,EM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清除粪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已经在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我国从1991年开始引进EM生物技术,经过大量试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EM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普遍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4.
绿色农业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已经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由于绿色农业本身的特点,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等因素引起的过度竞争,严重影响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的诚信、政府的调控是促进有效竞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天山云杉人工幼林树冠结构以及树冠结构与林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生物学原理,在确定有效树冠的法础上,通过决定林木能力的树冠特征对其人林分间伐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孵化技术及管理工作总结起来可用“做好五个关键条件四个关键时期的监控”来概括,五个关键条件是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与消毒防疫;四个关键时期是指种蛋入孵前期、孵化早期1~7胚龄、出雏期18~21胚龄、出苗后至发苗前期。获取理想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的有效措施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孵化温度的监控、孵化环境的监控(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通风换气以及卫生与消毒防疫)和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监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浙农大A系意蜂生产性能考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杂交一代蜂群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浙农大 A 系意蜂的产育力、群势增长速度、采蜜量等,与平湖意蜂和澳大利亚意蜂无显著差异或基本一致,但蜂王浆高产性能表现突出,产量比平湖意蜂高19.5%,比澳意高42.5%,而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和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58.
测定了草 (Beckmanniasyzigachne)生长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并计算了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 ,草在不同时期生长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是通过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来实现的 ,而草生长对小麦的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小麦播种后 33.4~84 .2d。  相似文献   
59.
二化螟以幼虫危害水稻,幼虫有群集和转株为害的习性。二龄前群集危害,二至三龄期开始转株危害,遇缺水干旱时转株频繁,危害加重。针对以上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0.
保证精液品质 使用优质冻精,严格执行人工授精的操作规程。使用的冻精活力必须达到国家林准,活力住0.35以上,有效精子数在800万以上。一次输入母牛生殖道内的有效精子数不应少于规定的最低标准,但也不要过多,以免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