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1篇
  22篇
综合类   63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印度贫困地区发现一种新的发电方式,并从中得到安慰。一位名叫Manoj Shinha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家,开拓性地使用废弃稻米壳作为生物给料来为印度最贫穷的省邦之一比哈尔邦提供电力。  相似文献   
8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对城市加大了建设力度,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居住区的建设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政府对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对生活在乡村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否也应给予同样的关注呢?从乡村现状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幸参加了浙江农村100多个村庄的  相似文献   
83.
森林村庄创建是林业系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浙江省江山市通过多来的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浙江省实际的森林村庄创建方法。按照广大农村的实际确定整体风格为田园风光型、依山傍水型、现代小区型3种基本类型。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区科学规划设计、科学组织实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4.
郭旭峰 《农电管理》2012,(10):69-69
大凡去过河南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的人,都对桥西那颗老槐树印象颇深,它躯干虬曲,黝黑嶙峋,千百年来守护神般看守着村庄,无管流年。在我看来,它更像一个前朝遗老,沧桑斑驳,隐于民间,多少乡亲步履匆匆地走掉了,它岿然不动,依然如故。每年春色初露,一段段枝条盈满葳蕤的青叶,荡漾弥久。在老槐树下,担侧摊前,你随处可见人们提壶擎杯,长斟短酌,悠然自得,一幅幅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展现眼前,让慕名而来的人忘掉烦扰,仰首伸眉,意气而风发。  相似文献   
85.
<正>2009年,北京市投资70多亿元,在郊区1700个村庄进行了街坊路硬化和绿化、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等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20万农民直接  相似文献   
86.
<正>三农问题,我不专业,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至今依然是在城市流浪20多年的一介农民。岁月流逝,我的农村和农民的情怀越来越浓,但是,我的乡愁却越来越淡,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乡愁被严重污染了。我讲三农问题,不是探讨学术,而是用我的良心,诉说我的困惑和伤感。是的,这几年回农村的老家,都要伤感一次,带着隔膜和大大的问号,到城市  相似文献   
87.
<正>1办理程序根据《河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要求,村民在村庄规划区范围内自建住宅及附属用房,按照下列程序办理报建手续。1)村民向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逐级提出书面申请,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应当张榜公布,公布时间不少于15日。公布期满无异议的,由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转送所在乡(镇)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机构。2)乡(镇)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到实  相似文献   
88.
8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式村庄应运而生。大连市根据本地特点。总结出创建美化型、绿化型和经济型的园林式村庄典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90.
建设新农村,区域不同,基础不同,建设的重点和层次也就不同。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大,发展的基础也各不相同,建设新农村的方法和途径也应各具特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