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壳聚糖和明胶来源于天然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是两者的抑菌性能较差,因而限制了它们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为提高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抑菌性,本研究以壳聚糖和明胶为成膜材料并添加纳米氧化锌为抗菌材料,以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明胶/纳米氧化锌复合膜,探讨了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壳聚糖/明胶/纳米氧化锌复合膜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抑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膜中纳米氧化锌含量为0.5%时复合膜抑菌性能最佳,此时其水溶性为17.3%、吸水率为100.0%、拉伸强度为5.5 MPa、断裂伸长率为8.0%、水蒸气透过率为94.72 g·m-2·h-1、透湿系数为2.44×10-12 g·cm-1·s-1·Pa-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8±0.1) mm和(25.7±0.1) m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在食品保鲜膜,特别是水果保鲜液膜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为了研究禽类颗粒细胞的功能,建立一套良好的颗粒细胞培养体系至关重要。该研究分离培养了产蛋高峰期母鸡的6~8 mm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在细胞基质、不同物种血清、血清浓度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鼠尾胶原比明胶预铺更能促进颗粒细胞生长,细胞传代至4代才发生死亡。2.5%鸡血清与2.5%FBS(fetal calf serum)、2.5%鸡血清+2.5%FBS相比,2.5%鸡血清传代后细胞形态优于其他组。显微镜观察和EdU(5-Ethynyl-2’-deoxyuridine)检测表明,随着鸡血清浓度的增加,颗粒细胞增殖增加。该研究建立了在预铺鼠尾胶原作为胞外基质,采用含5%鸡血清的培养体系,使得鸡小黄卵泡颗粒细胞传代后仍能保证其增殖特性。  相似文献   
113.
鱼皮明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鲨鱼皮明胶制备蛋白可食膜,测定了成膜液蛋白浓度、甘油含量对明胶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环境湿度对膜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鲨鱼皮明胶可以制备成无色透明的蛋白可食膜,成膜液蛋白浓度对明胶蛋白膜的断裂延伸率(EAB)、水蒸气透过率(WVP)以及透明度值有一定的影响,对拉伸强度(TS)没有发生显著影响,但甘油含量从10%增加到70%时蛋白膜的TS逐渐降低.利用DSC对膜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水分活度(Aw) <0.33时,明胶蛋白膜在常温下可以处于玻璃态,机械性质能够保持稳定.然而,当Aw超过0.44后,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起始点低于25℃,膜的EAB上升,TS出现显著下降.当Aw达到0.92时,膜甚至开始溶解变成溶胶.因此,利用鲨鱼皮制备的明胶蛋白膜只适合在Aw小于0.44的干燥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4.
以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鱼皮明胶、壳聚糖、甘油为原料制备可食膜,采用响应面法对可食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鱼皮明胶添加量、热处理温度与甘油添加量进行三因素响应面试验设计,以抗拉伸强度为响应值优化可食膜性能,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复合可食膜最佳制备工艺为:鮰鱼皮明胶添加量60%、热处理温度70℃、甘油添加量为10%时,制备得到的明胶-壳聚糖可食膜抗拉伸强度达最大值24.20 MPa,验证结果为23.44 MPa,二者相对误差为3.2%,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5.
明胶是利用牲畜(牛、羊、猪、马等)的骨和皮,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制备而成的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它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感光材料等诸多领域。我国明胶工业于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拥有近80家生产企业,但其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碱法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水电资源消耗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6.
罗非鱼皮明胶的脱腥方法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非鱼鱼皮明胶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比较活性炭吸附法、酵母菌发酵法及乳酸菌发酵法的去腥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脱腥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脱腥条件对明胶溶液透明度及腥味感官评分值的影响。同时对经脱腥处理后的明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为工业化制备无腥味罗非鱼皮明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酵母菌发酵法及乳酸菌发酵法均对明胶溶液具有脱腥作用,它们之间的脱腥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最好。正交试验确定的活性炭吸附脱腥的适宜条件为添加1.5%(w/v)活性炭到5%(w/v)明胶溶液中,40℃吸附30min。经脱腥处理后制得的明胶无腥味,粗蛋白含量为91.3%,凝胶强度高达301g,透明度增加,水不溶物减少;GC-MS分析结果显示,明胶溶液脱腥前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33种,其中大部分是酯类物质,其次是醇类、酮类和烯类等物质,明胶溶液脱腥后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26种,种类及相对含量比脱腥前的少,减少的主要是烯类和酮类物质。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法能有效去除明胶的腥味,改善其理化性质,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无腥味罗非鱼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明胶空心胶囊中17种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方法。方法:粉碎均匀样品用乙腈提取,超声提取30min后取上层清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17种塑化剂的线性关系较好,方法检出测限范围在0.01~0.24mg/kg,在高、中、低3个水平下进行明胶空心胶囊样品加标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6.68%~104.21%,相对标准偏差2.69%~5.11%(n=6)。结论:明胶空心胶囊用乙腈提取比用正己烷等溶剂提取效果好,同时方法的检出限低,且该方法简便、快捷,溶剂用量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利用荷叶和明胶制备全降解复合材料用于食品包装的可能性。[方法]对荷叶进行热水处理后与明胶复合制备全降解复合材料。分析荷叶和明胶的红外光谱,对荷叶/明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复合材料截面的微观形貌。[结果]热水处理能去除荷叶部分木质素、蜡质、果胶等小分子物质,使荷叶表面变粗糙,利于其与明胶的结合;明胶中含有—OH、—NH_2、—COO~-等基团,能够与荷叶中的—OH形成氢键。荷叶/明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明胶含量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当明胶含量(以叶片干重计)为25%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最大,分别为14.06 MPa和5.36 kJ·m~(-2)。荷叶/明胶复合材料的平衡吸湿率随明胶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明胶含量为25%时,平衡吸湿率最小,为5.19%,继续增加明胶含量时,复合材料的平衡吸湿率变大。荷叶/明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明胶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当明胶含量为10%时,导热系数最小,为0.042 W·m~(-1)·k~(-1)。明胶含量的增加能改善荷叶/明胶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减少内部空隙,明胶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截面层间分界模糊,两相结合情况最好。[结论]合适的明胶含量能够改善荷叶/明胶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同时荷叶/明胶复合材料为隔热材料,这些特性使其具有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5种不同来源的食用明胶进行鉴别.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去噪、多元散射校正和最大最小归一化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碘仿加替硝唑明胶海绵(简称碘替海绵)与碘伏明胶海绵(简称碘伏海绵)置入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预防拔牙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86例下颌阻生智齿(低位或埋伏)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碘替海绵组143例,牙槽窝中置入碘仿加替硝唑明胶海绵;碘伏海绵组143例,牙槽窝中置入碘伏明胶海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碘替海绵组和碘伏海绵组干槽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70%和5.60%(P<0.05);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4.20%(P<0.05);面颊部肿胀分别为5.59%和9.09%(P>0.05);张口受限分别为2.10%和7.69%(P<0.05)。结论碘替海绵置入拔牙创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优于碘伏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