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41.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推行,上海作为国际型大都市,必然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休闲渔业作为上海渔业发展的重点战略选择。本文在借鉴国外发展休闲渔业经验的情况下,论述了上海在渔业方面的优势条件,分析了上海休闲渔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上海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2.
《农业机械》2012,(6):37-38
创意农业是指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农业科普、农业电子商务、农业总部经济、农业审美和农业旅游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  相似文献   
43.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为特定目的,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就森林生态区而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既可以为森林生态区筹集资金,又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保障,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新疆多数森林生态区都已进行了旅游开发,但由于管理不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4.
根据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水环境的试验分析数据,测算了监测指标变率,运用水质综合评价盲数模型对公园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1)当前公园水质受到了旅游活动的较强影响,公园西部活动区水质为劣V类,中部缓冲区IV类、V类水质兼有,东部背景区水质则为IV类;(2)监测指标(NH3-N、COD、TP)的变率、公园的水质与园内旅游活动强度正相关,且在相同旅游强度的干扰下,监测指标中NH3-N响应最为敏感;(3)餐饮、住宿类旅游活动与行为极易引起NH3-N变化,而与娱乐活动相比,观赏休闲类旅游活动与行为则较易引起NH3-N、COD变化。此外,餐饮、住宿类旅游活动与行为对公园水质的影响,比其他休闲娱乐类的旅游活动与行为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森林旅游对不同森林类型内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旅游区和非旅游区内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对比分析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等对旅游干扰的响应。结果显示,共大型土壤动物4 224头,隶属4纲7目41科86种。旅游区落叶松纯林地表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混交林(P<0.05),非旅游区差异不显著。旅游活动降低了2种林型内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物种数,其中混交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物种数显著减少(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和林型对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部分常见类群影响显著(P<0.05)。各功能群中以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最高;旅游活动显著降低落叶松纯林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植食性土壤动物H,显著降低混交林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和H,以及植食性土壤动物的H和均匀度指数(Jd)。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大于林分类型。凋落物全磷含量、全碳含量、厚度、生物量,土壤全磷含量、含水量、容重、C/P...  相似文献   
46.
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文荣 《茶叶》2002,28(1):50-51
生态经济涉及面广,是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各业经济之大成;是人与自然及各种资源协调发展的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类型很多,科技含量高,必须全面地理解,系统地规划,分门别类地具体实施,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化生态经济强市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7.
“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永恒主题。近几年乡村旅游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思路引领下蓬勃发展,以旅游促“三农”工作全面推进,成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县级旅游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游客参与,惠及农民的乡村旅游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上了重彩浓墨的一笔。  相似文献   
48.
一、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一)独立经营,未形成区域联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始于80年代,90年代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使太白山的旅游活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后,当地政府在太白山东部和北部又相继建起了黑河、红河谷、青峰峡森林公园。这样,围绕太白山开展旅游活动的5家单位,其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隶属于省林业厅,其他4家则隶属于西安的周至、宝鸡的眉县和太白县,还有宝鸡市自领一  相似文献   
49.
信息快递     
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8.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从业人员2600万.先后形成了农家乐、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市民假日农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极大拓展。  相似文献   
50.
结合沧源、耿马两县的旅游活动的现状,通过对旅游活动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潜力的分析,采用"旅游乘数"的方法,得出旅游活动对两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诱导效应,得出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当地扩大内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