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547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47篇
  67篇
综合类   3268篇
农作物   483篇
水产渔业   605篇
畜牧兽医   382篇
园艺   937篇
植物保护   94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观察到2种天牛科害虫,斑角坡天牛Pterolophia annulata和瓜藤天牛Apomecyna saltator可严重为害吊瓜,其中斑角坡天牛为害吊瓜为首次发现。浙江省平湖市吊瓜上这2种害虫复合受害率达80%,株死亡率可达50%,其中斑角坡天牛危害约占1/2。详细介绍斑角坡天牛和瓜藤天牛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活史,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2.
以T5转hrpZPsta基因大豆JN29-705-15和JL30-187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检测了目标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利用下胚轴侵染法和叶面喷施法鉴定疫霉根腐病抗性和灰斑病抗性,并分析目的基因表达量与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抗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rpZPsta基因在大豆的叶、茎、根、籽粒中均有表达,二个株系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2/6.1、0.9/0.7、6.5/4.6和0.8/0.7;T5转hrpZPsta基因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能力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所提高,JN29-705-15对疫霉根腐病抗性从感病提高到中抗,而JL30-187从中抗提高到抗病;hrpZPsta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也与抗灰斑病能力呈正相关,与病情级别呈极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外源基因hrp ZPsta在大豆植株中的表达量与受体植株对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抗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1病症及发病规律1.1褐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典型症状是叶斑和穿孔。最初在嫩叶表面出现针头状小紫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略带环纹。几天后便形成较小的穿孔,6月下旬以后发生在稍大的叶片  相似文献   
84.
杜鹃冠网蝽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密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杜鹃的生长和观赏价值。珠三角地区杜鹃冠网蝽发生普遍,株被害率达100%,叶片受害率常在80%以上。杜鹃叶片受害后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的失绿斑点,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形成苍白花斑。杜鹃冠网蝽成虫雌雄性别的主要鉴别特征是雌虫腹部较宽,末端呈纺缍状,雄虫腹部较细,末端呈缍状。杜鹃冠网蝽自然种群性别比例为雌雄比1∶0.98。  相似文献   
85.
物以稀贵,野生斑石鲷稀缺,价格高昂,不无道理,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下称"明波水产")成功繁育斑石鲷苗这一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但兴奋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养殖斑石鲷是否有难度?市场接受度是否有困难?人工养殖后的斑石鲷还能是"贵族"吗?"养殖不难,用配合饲料、海水鱼或是鲆鲽类的饲料喂养即可,如果有人担忧会因养殖量过大而导致市价下滑,我可以说,这完全不用担心。”明波水产总经理李波给了本刊记者一颗安心丸。显然、明波水产在繁育成功后已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做好了相关的试验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在不同水色下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幼鱼体重和全长增长以及生长效率和存活率的情况,找到适合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水色,在漠斑牙鲆幼鱼生长最适温度25℃下,采用人工色素调节水色的方法设定五个水色组,即黄褐色A、蓝色B、绿色C、黑色D、红色E水色组以及对照组F,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研究在这五个不同水色下漠斑牙鲆幼鱼体重和全长增长、生长效率、存活率的情况。结果表明,当水色是黄褐色A时漠斑牙鲆幼鱼体重增长和全长增长最快。在第二阶段试验中发现漠斑牙鲆幼鱼最大生长效率出现在黄褐色A水色中。在第三阶段试验中发现在黄褐色A水色中漠斑牙鲆幼鱼存活率最高。综合三个阶段结果得出,黄褐色A色对漠斑牙鲆稚、幼鱼的影响效果明显,且不会降低成活率,是适合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水色。  相似文献   
87.
2010―2016年通过人工栽培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33科152种植物上小花蝽复合种群发生动态。多年调查结果表明:除黄柴胡外,其余151种植物上均有小花蝽发生,但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在不同调查年度的植物种类上差异较大。小花蝽种群发生密度最高的植物是蓝蓟,其次是芥菜、硫华菊、荞麦、紫花苜蓿、红麻、陆地棉等有大量蚜虫及开花周期较长的植物。本研究明确了农田生境中小花蝽发生密度较高的候选功能植物,为下一步利用植物多样性促进农田小花蝽种群的保育及控害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89.
为筛选适合的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防治药剂,进行生物农药绝戈加助剂快克利与化学农药联苯菊酯乳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绝戈5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绝戈3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绝戈2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倍稀释液药后1、3、7 d防治效果分别为39.1%、46.2%、48.3%、67.8%,81.6%、96.1%、97.4%、86.2%,85.3%、97.3%、97.8%、79.1%;绝戈3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和绝戈2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两者都显著地高于绝戈5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和10%联苯菊酯乳油300倍稀释液。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及防治药剂成本,推荐使用绝戈300倍稀释液+快克利300倍稀释液均匀喷雾防治茶网蝽。  相似文献   
90.
日常喂猪,注意观察生猪的状态,及早发现猪的异常情况与疾病,以降低或免遭损失,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观察。呼吸健康的猪,正常呼吸每分钟10-20次;如果猪腹式呼吸过快或过慢,均为不正常。眼睛健康的猪,眼睛明亮有神;如果发现猪的眼睛昏暗、发红、眼屎过多则是患病的表现。动作健康的猪,尾巴不停地摇摆,且能迅速灵敏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健康的成年猪贪食好睡。如果给予食物则应声而来,饱食后卧地嗜睡,遇有生人接近,即起立举目并不断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