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6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609篇
林业   869篇
农学   904篇
基础科学   1686篇
  839篇
综合类   6757篇
农作物   502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1286篇
园艺   924篇
植物保护   34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940篇
  2011年   940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试验以2种3a生设施大棚栽培油桃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时间干旱胁迫处理对油桃的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2种油桃的膜透性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的加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油桃1号MDA含量变化趋势与膜透性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加后降低,油桃2号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的加剧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2.
在灌溉定额一定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滴灌频率对大田膜下小西瓜在果实膨大期以及成熟期内有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豫北平原地区大田膜下滴灌小西瓜生长中后期阶段确定最佳的滴灌频率。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频率对小西瓜生长过程中根粗、茎粗和蔓长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试验数据来看,以果实膨大期中频(T3),果实成熟期低频(T5)处理效果较好。此灌溉频率组合下不仅小西瓜长势好,而且甜度较大,省工省时又节水。  相似文献   
123.
正作物抗冻性的强弱与品质的特性、栽培措施等都有密切关系。秋播作物、强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利用秋高气爽、强光照晒等有利条件,培育健壮的幼苗,增强抗寒能力,促使其安全越冬。春性强的品种,则不宜播种太早,否则冬前营养生长过旺,抗寒准备不足,易造成死苗。此外,适宜的播种深度、垄作、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等,都可增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提取的胃膜素在黏度、酸度、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等方面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产工艺胃膜素得率较高,平均达3.5%,联产工艺得率偏低,仅有1.7%,但联产工艺可以得到副产品胃蛋白酶。[结论]单产工艺的得率高于联产工艺,联产工艺可以同时得到副产品。  相似文献   
125.
1霉菌性肠炎本病是指动物采食了被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污染的饲料后,引起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除马、骡较常发生外,其他家畜也有发生。本病常群发,但无传染性,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发病特征,我国南方各省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26.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23-1126
通过3个种植方式(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机播、普通膜覆盖;露地机播)和3个种植密度(7.5万,6.5万,5.5万株/hm2)对特早熟玉米并单16号在高寒冷凉区进行高产配套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并单16号特早熟玉米品种在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处理条件以及密度在7.5万株/hm2下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露地机播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密度5.5万株/hm2条件下籽粒产量最低。由此得出,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16号在高寒冷凉区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密度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7.
从化学改性、基因改性和使用添加剂改性三方面,介绍现阶段植物基润滑油改性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酯交换、环氧化、环氧异构化、氢化等方法的改性效果,找出其局限性,为植物基润滑油改性相关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遮阳网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有遮光降温、保水保湿、抵御灾害性天气、促进苗齐苗壮等。明凉膜是在传统遮阳网的制作材料里加入添加剂使其具有反射红外线功能的一种新型白色遮阳网,其主要特点是明(透光)而凉(降温)。为验证明凉膜与普通黑色遮阳网在遮光降温上的差异,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夏季的雷阵雨天气还是晴天,明凉膜的降温效果与普通黑色遮阳网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可显著提高棚内光照强度,有效解决黑色遮阳网过度遮光的问题。建议蔬菜育苗选用明凉膜遮阳,以满足幼苗对阳光的需求,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解全生物降解膜的特性,为本地区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膜提供依据,以降解膜3为对照(CK),对普通地膜以及不同厚度、宽度全生物降解膜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所使用(厚度0.004~0.008 mm)的生物降解膜配套双层大棚覆盖栽培,可保证秋延后芸豆正常生产;生物降解膜前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不同规格生物降解膜后期因裂解保温、控湿效果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规格降解地膜自然裂解时间早、裂解速度快,但在田完全降解时间较长,难以满足保墒、控草、节本等要求.  相似文献   
130.
在陇东旱塬生态条件下,试验测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后茬大豆株高在三叶一心期和始花期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降低0.02、0.84 cm,2种地膜间无显著差异;大豆下、中、上部及全株叶片在三叶一心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增加1.62、降低0.42、降低0.87和增加0.10,但在2种地膜间均无显著差异;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增加3.40个和降低0.10粒,但在2种地膜间均无显著差异;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均显著低于白色地膜,降幅分别为2.24 g和9.27%。可见,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均无明显影响,但对大豆的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覆盖化学除草地膜的玉米田不宜安排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